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诈骗罪可以取保的情形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2023-12-22
  • 100

诈骗罪可以取保的情形是什么
如果要进行取保候审,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法院才会批准取保候审的。
(一)、公安机关规定的可取保候审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二)、人民检察院规定的可取保候审条件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予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对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4)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5)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6)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在法定侦查羁押、审查起诉期限内结案,需要继续侦查或者审查起诉的;
(7)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相关阅读

犯了引诱卖淫罪既遂怎样判刑,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只签离婚协议书算离婚吗,有哪些法律规定

买卖武装部队公文罪怎么构成的,有哪些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劳务关系判决书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形可以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咨询

  • 取保半年正常传唤几次

    律师解答
    结论:取保候审期间传唤次数无明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应按要求及时到案配合。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办案机关可依案件侦查、审查起诉等工作需要对被取保...查看全文

  • 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哪个法定刑高

    律师解答
    结论: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法定刑高低不能简单一概而论,需结合个案判断,总体上诈骗罪法定最高刑更高。法律解析: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量刑都依据犯罪数额、情...查看全文

  • 刑事拘留七天有必要取保吗

    律师解答
    1.刑事拘留七天是否取保,要结合具体案情。符合条件申请取保是有必要的。2.法律规定,可能判管制、拘役等刑罚,或患有重病、怀孕等情况,采取取保不致有社会危...查看全文

  • 一万元能不能定诈骗罪行为

    律师解答
    结论:一万元通常可认定为诈骗行为,但不一定构成诈骗罪,需结合犯罪构成要件和各地立案标准判断。法律解析:诈骗罪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查看全文

  • 法律规定家暴怎么惩处最有效的方法

    律师解答
    1.遭遇家暴,可及时报警。情节较轻,公安机关会批评教育或发告诫书;情节严重,按《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罚款;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可向法院申请人身...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刑法诈骗罪判多少年以上

    刑法中,诈骗罪的量刑并非单纯以多少年以上来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查看全文

    2025-05-045次浏览
  • 打牌诈骗罪要判多少年

    打牌诈骗构成诈骗罪,具体量刑需依据诈骗数额等情节确定。根据现行法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查看全文

    2025-05-045次浏览
  • 诈骗罪共判多少年刑期

    诈骗罪的量刑会依据犯罪情节轻重而定。一般情形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查看全文

    2025-05-044次浏览
  • 欠钱不还能不能以诈骗罪报警立案

    若存在欠钱不还的情况,能否以诈骗罪报警立案需视具体情形而定。一般而言,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查看全文

    2025-05-037次浏览
  • 只能诉讼离婚的情形包含什么

    只能诉讼离婚的情形如下:1.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在此情况下,要求离婚的一方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除婚姻关系。2.双方自愿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查看全文

    2025-04-3013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