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关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司法解释

  • 2024-05-14
  • 80

传授犯罪方法罪,即以各种手段引诱或明示他人实施特定犯罪行为之行为。
此种犯罪行为侵犯的主要客体乃是社会公共管理秩序。
至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必然存在着明确的故意,意图将犯罪手段教授或传授于他人。

相关阅读

房屋买卖执行异议司法解释,具体规定有哪些

继子女的司法解释,怎么规定

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有什么内容

传授犯罪方法罪主观故意是什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释

相关法律咨询

  • 传授犯罪方法罪可以有偿吗

    传授犯罪方法罪可以有偿,但此行为违法。根据《刑法》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故意让他人接受犯罪方法去实施犯罪,无论是否牟取非法利益,都构成此罪。如不及时处理,将严...查看全文

  • 教唆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有什么区别

    教唆罪与传授犯罪方法罪有明显区别。教唆罪非独立罪名,依据被教唆人行为定罪,刑罚视作用而定。而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罪名,刑罚更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 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有什么内容

    最新的职务侵占罪司法解释包括: 1.职务侵占罪的定义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职务侵占罪在...查看全文

  • 传授犯罪方法罪主观故意是什么?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为了使他人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犯罪方法去实施犯罪而故意向其进行传授。客观要件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查看全文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释

    关于解除建筑施工合同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和第九条,分别规定了承包方和发包方的解除情形,例如...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