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谅解书并不一定就可以免于刑事处罚。谅解书在刑事诉讼中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它并非决定是否免于刑事处罚的唯一标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是否免于刑事处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同时符合其他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可能会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仍有可能判处刑罚。然而,如果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即使有谅解书,也不能必然免于刑事处罚。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秩序,对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给予相应的制裁。总之,有谅解书只是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有利的一个因素,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谅解书就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平台的专业律师
律师解答
结论:职务侵占已退款且有谅解书存在不起诉可能,但侵占数额巨大、情节严重时仍可能被起诉,不过量刑可从轻。法律解析:依据法律,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无需判...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谅解书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书写才有效。法律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谅解书具有表明被害人态度、供司法机关量刑参考的作用。当被害人具备...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涉案金额8万是否免于起诉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有所不同。刑事诉讼里,仅涉案金额8万无法直接判定能否免予起诉,需结合犯罪性质、情节、危...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盗窃20000元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标准,退赃并获得谅解量刑会从轻考虑,最终量刑结合全案情节,有可能争取缓刑。法律解析:盗窃20000元已构成盗窃罪且属于数...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取得谅解书对量刑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必然减罪,诈骗8万一般法定刑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解析: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表...查看全文
获得谅解书后开庭时间并无固定标准。刑事案件中,谅解书是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的书面文件。其拿到后多久开庭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案件的复杂程度,简单案件...查看全文
免于起诉是否可提拔为副科级干部,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从法律层面来看,免于起诉并不等同于有罪判定的消除。虽犯罪情节轻微等原因被免于起诉,但相关记录仍可能存在。在...查看全文
酒驾可细分为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两类。前者指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且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状态,通常施予行政惩戒;后者则为驾驶员血液...查看全文
取得被害人谅解,不影响盗窃罪的定罪,但在量刑时可作为从轻情节考量。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取得谅解书后仍有可能被判处实刑。虽然谅解书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悔罪表现及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体现,对量刑有从轻情节的考量。但最...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