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民事诉讼法执行担保的规定有什么

2024-05-1870 人阅读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法执行担保规定明确,被执行人或第三人可提供财产担保,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后,法院可决定暂缓执行,期限最长一年。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逾期不履行,法院有权执行担保财产。

相关法律咨询

  • 民事诉讼法败诉什么后果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败诉后,败诉方在财产、行为及信誉等方面会面临不利后果。财产上,要履行给付义务,包括支付欠款、赔偿损失和承担诉讼费用等,若不主动履行,法院会强制...查看全文

  • 法院强制执行担保人该怎么办

    律师解答
    结论:法院强制执行担保人时,担保人可积极配合执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提出执行异议、通过诉讼解决合同效力问题,承担责任后还可向债务人追偿。法律解...查看全文

  • 民事诉讼法院宣判后什么时候执行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民事诉讼法院宣判后的执行时间因判决类型而异。一审判决存在上诉期,民事判决上诉期为15日,裁定为10日,在上诉期内未上诉,判决生效;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查看全文

  • 法院执行担保人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担保合同合法有效是法院执行担保人的基础。若合同因违法等无效,通常无法执行担保人,因为合法有效的合同才能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为执行提供依据。(2)...查看全文

  • 执行担保会对当事人产生什么效力

    律师解答
    1.对被执行人:担保成立后,执行法院暂停执行。担保期内履行义务,执行程序终结;不履行,法院可执行担保或担保人财产。2.对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有了保障。若被执...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