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父母都不在了财产怎样分割出来

2025-01-2997 人阅读

律师解答

父母都不在了财产怎样分割出来

律师解答

在父母去世未留遗嘱时,财产依法定继承分割,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等。正常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均等,但特殊情况有不同对待。
1.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被照顾,这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2.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鼓励人们积极赡养老人。
3.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不分或少分,这是对不履行责任的一种约束。
4.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不均等,尊重继承人的自主意愿。而若有遗嘱则按遗嘱分割,不过遗嘱需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确保他们能维持基本生活。

解决措施和建议:家庭成员应提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在继承时产生纠纷。若有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解决,协商不成再寻求法律途径。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在父母去世且无遗嘱的情况下,法定继承人按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他们将分割遗产。一般而言,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均等。
2.特殊情况如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被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之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遗产。
4.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不分或少分遗产,不过继承人协商一致时可不均等分配。
5.若有遗嘱,则按遗嘱内容分割财产,但要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

提醒: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各有规则,涉及遗产分配时,不同家庭情况会导致不同结果,如有疑问建议咨询律师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结论:
父母去世未留遗嘱按法定继承分割财产,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一般均等,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有遗嘱按遗嘱分割且应为特定继承人保留份额。
法律解析:
1、在法定继承方面,根据法律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一般情况下,他们继承遗产的份额均等,这体现了公平性原则。但如果继承人中存在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分配遗产时要予以照顾,这是人道主义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体现。同时,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这是对积极履行义务者的奖励和对消极者的惩罚。
2、遗嘱继承时,遗嘱内容是财产分割依据,但遗嘱也需要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这是为了保障这类继承人的基本生存权益。如果在遗产继承方面存在疑问或者争议,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律师解答

(一)如果父母去世未留遗嘱,首先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这些继承人一般均等分割遗产。但如果有生活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会得到照顾。比如,某继承人因残疾无法工作且生活困难,那他在分配遗产时会适当多分。
(二)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例如一直照顾生病父母的子女,在分割遗产时可以比其他继承人多分得部分财产。
(三)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像有经济能力却从不照顾父母的子女,在遗产分配时就会少分或者不分。
(四)如果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分割遗产。
(五)若父母留有遗嘱,按遗嘱内容进行财产分割,但遗嘱必须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例如,遗嘱不能将所有财产都给一个子女,而让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没有任何财产可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律师解答

1.父母离世没留遗嘱时,财产按法定继承分割。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平分遗产。
2.生活特别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遗产时会被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遗产能多分。
4.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义务的继承人,分遗产时不分或少分。不过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不均分。
5.若父母留了遗嘱就按遗嘱分财产,但遗嘱得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留必要份额。

相关法律咨询

  • 父母婚前买的房子婚后算共同财产吗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父母婚前全资购房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此房屋属子女婚前个人财产,并非夫妻共同财产。这体现了法律对出资方意愿及婚前个人财产的保护。(2)父...查看全文

  • 扣押满6个月无人对财产认领咋办

    律师解答
    (一)执法机关应严格遵守程序,在扣押满6个月无人认领财产时,认真登记造册,按规定上缴国库或依法变卖、拍卖后上缴所得款项。(二)权利人若发现自己的财产被按此程...查看全文

  • 律师申请财产保全需要哪些材料和手续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财产保全对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律师申请财产保全需准备多类材料。财产保全申请书是核心,它清晰阐述了申请的各项关键信息,是法院判断申...查看全文

  • 法院申请的财产保全时效多久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财产保全有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不同方式时效不同。查封、扣押动产期限不超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期限不超三年。(2)申请执行人可申...查看全文

  • 老赖故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律师解答
    (一)收集证据。收集老赖转移财产的交易合同、银行流水等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支撑。(二)行使撤销权。若在法律文书执行前转移财产,债权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离婚外国房产如何分割

    离婚时外国房产的分割问题较为复杂。首先需确定该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一般而言,应依据房产所在地国家的法律...查看全文

    2025-06-0833次浏览
  • 起诉离婚前房产如何分割

    起诉离婚前房产分割需依具体情况而定。若房产为夫妻一方婚前购买且登记在其名下,此为其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若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共同还贷,房产登记在首付方...查看全文

    2025-06-0837次浏览
  • 离婚需要分割房产吗

    离婚时房产是否需要分割,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房产为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那么在离婚时通常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归该方个人所有。若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查看全文

    2025-06-0732次浏览
  • 殴打父母致轻伤判几年

    殴打父母致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达到轻伤程度即入罪。在此情形下,司法机关会综合...查看全文

    2025-06-0639次浏览
  • 有房产证离婚怎么分割

    离婚时,对于有房产证的房产分割,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及具体情况。若房产为夫妻一方在婚前购买,且仅登记在其个人名下,那么该房产通常认定为其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查看全文

    2025-06-0431次浏览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热门合同文书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