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父母失去监护能力需要什么条件

2025-02-0654 人阅读

律师解答

父母失去监护能力需要什么条件

律师解答

父母失去监护能力,得满足下面这些条件:
1.严重精神障碍方面
父母要是得了像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这类严重的精神疾病,还得经过专业机构去鉴定。要是鉴定结果显示他们没办法正常履行监护的职责,比如说认不清自己在做什么,也没办法给被监护人的生活、教育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那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认定失去监护能力。
2.智力障碍方面
要是父母存在智力残疾,智力水平低到很严重的程度,那就会影响他们对监护事务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简单说,就是他们可能没办法明白作为监护人该做些什么,遇到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3.身体残疾方面
如果父母因为身体重度残疾,例如瘫痪了,或者脑部受到严重损伤等,导致生活都没办法自理,那他们也就没办法实际去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了。
4.其他情形方面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很弱,或者得了特别严重的疾病,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差到极点,客观上没办法履行监护职责,这种时候也可能被认定失去监护能力。
通常来说,得有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者专业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然后经过法院等相关部门认定之后,才能确定父母是不是真的失去了监护能力。

律师解答

父母失去监护能力,需要满足下面这些条件:
1.严重精神障碍方面。要是父母得了像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这类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且经过专业机构的鉴定,没办法正常去履行监护的职责。比如说,连自己做了什么都认不清,或者没办法给被监护人在生活、教育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认定失去监护能力。
2.智力障碍情况。如果父母存在智力残疾,智力水平低到严重影响他们对监护相关事务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那也会被考虑失去监护能力。
3.身体残疾因素。当父母因为身体出现重度残疾,例如瘫痪了,或者脑部受到严重损伤等,导致生活都没办法自理,自然也就没办法实际去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了,这种时候也可能符合失去监护能力的条件。
4.其他一些情形。像父母因为年纪大了,身体变得很虚弱,或者患上了特别严重的疾病等原因,身体和精神状态都特别差,客观上已经没办法履行监护职责了,同样可能被认定失去监护能力。
通常来讲,要确定父母失去监护能力,得有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者专业的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才行。然后,再经过法院等相关部门的认定,这样才能最终确定父母是不是真的失去了监护能力。

律师解答

关于父母失去监护能力这件事儿,得满足下面这些条件:
一、严重精神障碍方面
要是父母得了像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这类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可不是小事儿。得经过专业机构去鉴定,看看是不是真的没办法正常履行监护的责任。比如说,连自己做的事儿都认不清,也没办法给被监护人在生活、教育这些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失去监护能力了。
二、智力障碍的情况
要是父母存在智力残疾,智力水平低到一定程度,那对监护相关的事儿就很难理解,也处理不好。这种智力上的问题,会让他们没办法好好履行监护的职责。
三、身体残疾因素
如果父母因为身体原因,比如瘫痪了,或者脑部受到了很严重的损伤,导致生活都没办法自理,那也就没办法实际去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了。这种身体上的重度残疾,也会让他们失去监护能力。
四、其他一些情形
像父母年纪大了,身体特别弱,或者得了很严重的病,身体和精神状态都特别差,客观上没办法履行监护职责,这种也得算。

一般来说,得有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者专业的鉴定机构给出鉴定意见,再经过法院等相关部门认定以后,才能确定父母真的失去了监护能力。

律师解答

父母失去监护能力需满足特定条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严重精神障碍
父母若患有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严重精神疾病,会对其监护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使其无法正确认知周围环境和自身行为。当经专业的精神疾病鉴定机构鉴定,确认其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像无法分辨对被监护人的行为是否恰当;也不能对被监护人的生活,如饮食起居安排、教育规划等作出合理安排时,就可认定其因严重精神障碍失去监护能力。
二、智力障碍
若父母存在智力残疾,智力水平严重低下,会影响他们对监护事务的理解和处理。比如在面对被监护人的教育选择、财产管理等复杂问题时,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无法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下可认定其失去监护能力。
三、身体残疾
因身体重度残疾,例如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或者严重脑部损伤,导致认知和行动能力严重受限,无法实际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满足此类情况可认定失去监护能力。
四、其他情形
像年老体弱、患有严重疾病等,致使身体和精神状况极度不佳,客观上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也可认定。一般需由相关医疗机构或专业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经法院等相关部门认定后,确定父母失去监护能力。

相关法律咨询

  • 子女债务父母签字欠条有效吗

    律师解答
    结论:子女债务父母签字欠条一般有效,父母签字身份不同,担责情况不同,共同借款人需共同还款,保证人按保证方式担责,见证人无需担责。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 无力抚养子女的父母怎么办

    律师解答
    1.与有抚养能力的近亲属协商收养孩子,按规定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关系确立后,孩子和养父母形成法定亲子关系,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消除。2.符合社会福利机构收...查看全文

  • 适用取保候审包括哪些条件

    律师解答
    结论:符合可能判处管制等刑罚、患有严重疾病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本人、法定代理人等可申请取保候审,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准许。法律解析:依据《中...查看全文

  • 能否执行被执行人的父母

    律师解答
    1.通常执行财产应以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被执行人本人为对象,其父母不是责任主体,不能执行他们的财产。这是遵循执行的基本规则,确保执行范围的准确性和合法...查看全文

  • 子女可以起诉家暴父母吗

    律师解答
    结论:子女可以起诉家暴父母,未成年和成年子女都有相应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法律解析: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在家暴导致身体严重伤害、...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父母离异继承权顺序是怎样的

    父母离异不影响法定继承权顺序。法定继承时,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父母,无论父母是否离异,均享有继承权。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涵盖婚生子女...查看全文

    2025-05-0110次浏览
  • 儿女把房子过户给父母要费用吗

    子女将房子过户给父母是否产生费用,需视具体过户方式而定。若采取买卖过户,需缴纳契税,一般由买方即父母承担,税率依据房屋情况有所不同。还可能涉及增值税及附加,若房...查看全文

    2025-05-0110次浏览
  • 建筑公司法人具备条件

    建筑公司法人需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其心智健全,能够独立、理性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自身行为后果有清晰认知并能承担相应责任。其次,有...查看全文

    2025-05-018次浏览
  • 适用善意取得的条件

    善意取得需满足以下条件:其一,出让人无处分权。即转让人对所转让的标的物不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其二,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这意味着受让人在受让...查看全文

    2025-05-019次浏览
  • 开发商换房子在法律上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法律层面,开发商换房需满足一系列条件。首先,应遵循合同的相关约定。若购房合同中有关于换房的具体条款,那么开发商必须严格按照该条款执行。例如,需明确换房的流程...查看全文

    2025-04-2815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