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传谣造谣者算不算犯罪行为

2025-02-2064 人阅读

律师解答

传谣造谣者算不算犯罪行为

律师解答

(一)要判断传谣造谣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行为的具体情形和造成的后果。对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重点看是否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二)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处罚相同,所以也要关注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程度。

(三)对于通过信息网络诽谤他人,需留意点击、浏览和转发次数等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

(四)即便不构成犯罪,传谣造谣也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所以不要轻视此类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解答

传谣造谣会不会犯罪得看实际情形。要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搅乱社会秩序,依刑法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轻的判三年以下,后果严重的判三年到七年。
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也按这罪名处理。通过网络诽谤他人,点击、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转发五百次以上等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刑罚或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也会面临治安处罚,像拘留、罚款之类。

律师解答

结论:
传谣造谣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具体情形,不同情况有不同法律后果。
法律解析:
根据刑法,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视后果不同量刑有别。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也按此罪名处罚。通过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达到一定点击、浏览或转发量且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即便不构成犯罪,情节轻微的也会面临治安管理处罚。传谣造谣行为看似小事,实则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影响社会稳定和他人权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随意传谣造谣。要是对相关法律问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避免因不懂法而陷入法律困境。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程度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此罪旨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避免不实信息引发混乱。
(2)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同样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因为虚假恐怖信息易造成民众恐慌,对社会秩序破坏极大。
(3)通过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满足一定点击、浏览或转发次数且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这是对公民名誉权的有力保护。
(4)即便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传谣造谣行为也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传谣造谣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不论危害大小都要予以规制。

提醒:
不要随意编造、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在网络发言要谨慎,避免因传谣造谣面临法律责任。

律师解答

传谣造谣的定罪确实因具体情形而有不同判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依刑法规定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通过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且达到一定点击、转发量等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为避免传谣造谣行为:
1.公民自身要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明确传谣造谣的法律后果,自觉抵制不实信息传播。
2.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利用技术手段及时识别、拦截虚假信息,对违规账号进行处理。
3.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传谣造谣行为依法迅速处理,起到威慑作用,维护社会和网络秩序。

相关法律咨询

  • 口头造谣如何收集证据

    律师解答
    收集口头造谣证据可多途径开展。可通过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收集,还能请求警方介入。1.证人证言方面,寻找现场听过造谣内容的人,让其出具书面证言,...查看全文

  • 帮忙收钱算不算共同犯罪行为

    律师解答
    结论:帮忙收钱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取决于帮忙者是否明知他人实施犯罪行为以及有无共同犯罪故意。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查看全文

  • 怎么判定赌博为业务犯罪行为

    律师解答
    结论:判定赌博为业务犯罪行为,需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符合聚众赌博、开设赌场等特定情形,符合者应承担刑事责任。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判定赌博是否属...查看全文

  • 未经允许侵占多少财物构成犯罪行为

    律师解答
    1.未经同意侵占财物可能构成侵占罪。该罪指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拒不归还且数额较大。2.法律未明确“数额较大”标准,司法实践里各地...查看全文

  • 没有证据造谣诬陷会怎样判刑

    律师解答
    1.没证据造谣诬陷或涉嫌诬告陷害罪。若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想让对方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肇事逃逸什么情况下不构成犯罪行为

    本文将探讨肇事逃逸在何种情况下或许不会被视为犯罪。首先,若事故未导致重大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例如仅产生轻微财产损失或人员轻伤,且双方已达成和解协议,则可排除犯...查看全文

    2025-04-0735次浏览
  • 法庭开庭是自己陈述犯罪行为吗

    在法庭开庭时,并不单纯是自己陈述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法庭开庭包括多个环节。首先是法庭调查阶段,会对案件的事实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实,包括证据的出示和质证等。在...查看全文

    2025-03-2732次浏览
  • 非法拘禁算不算犯罪行为

    非法拘禁属于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查看全文

    2025-01-2042次浏览
  • 如果艺人被造谣怎么办

    若艺人遭遇造谣情况,首先,艺人及其团队应保留相关证据,如造谣内容的截图、传播渠道等,这对于后续维权至关重要。其次,可通过律师函的方式向造谣方发出警告,明确要求其停...查看全文

    2025-01-01100次浏览
  • 老人造谣子女离婚了怎么判

    在法律层面,老人造谣子女离婚的情况需视具体情节而定。若谣言对子女的名誉等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子女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老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查看全文

    2024-11-0760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