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未履行当事人能否重新起诉
律师解答
(一)对于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书的情况,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别重新起诉,应申请强制执行。这能避免重复诉讼,节约司法资源。
(二)要是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就原纠纷重新起诉。因为这类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如同普通合同,违约时可通过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律师解答
经法院调解制成调解书,双方签收后就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不能再起诉,要申请强制执行。毕竟调解书如同生效裁判,再起诉算重复诉讼,违反“一事不再理”规则。
要是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不履行,另一方能就原纠纷重新起诉。因其没有强制执行力,类似合同,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诉讼解决,让对方担责。
律师解答
结论:
经法院调解达成并签收的调解书一方不履行不能重新起诉,应申请强制执行;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就原纠纷重新起诉。
法律解析:
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的调解书,一旦双方签收便具备法律效力,等同于生效裁判,拥有强制执行力。这种情况下若重新起诉,属于重复诉讼,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而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因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性质如同合同,当一方违约不履行时,另一方有权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要求对方承担责任。
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关于调解协议履行的问题,不确定自己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书,在双方签收后便产生法律效力。此时它等同于生效裁判具备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不能重新起诉,而要申请强制执行。这是由于重新起诉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2)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性质类似合同,本身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就原纠纷重新起诉,通过诉讼让对方承担相应责任。
提醒:
要分清调解协议的类型,面对不履行情况采取正确措施。不确定时建议咨询分析,以免误判。
律师解答
对于调解后一方不履行的处理方式,关键在于区分调解的类型。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书,签收后即具法律效力,一方未履行,另一方不能重新起诉,应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因为调解书等同于生效裁判,有强制执行力,重新起诉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而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可以就原纠纷重新起诉。因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性质类似合同,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通过诉讼解决纠纷,让对方担责。
建议如下:
1.对于法院调解书,若对方不履行,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确保权益实现。
2.自行达成调解协议时,可事先明确违约责任等条款,增强协议约束力。若对方违约,及时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