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送人如何变更抚养权
律师解答
在儿子被合法送养后,送养关系成立一般不能随意变更抚养权,这是因为收养关系受法律严格保护。收养登记是法定程序,收养关系自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之日起正式确立。
若要变更抚养权,需存在法定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形。比如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出现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的行为,此时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具体措施如下:
1.先尝试与收养人进行友好协商,争取和平解决问题,就解除收养关系和抚养权变更达成一致。
2.若协商无法达成共识,送养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全面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以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判定是否解除收养关系。若判定解除,抚养权将回归送养人。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合法送养后,收养关系经登记确立便受法律严格保护,在正常情况下,送养人不能随意变更孩子抚养权。这是维护收养关系稳定性与法律严肃性的要求。
(2)不过,当出现法定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时,送养人有解除权。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甚至有虐待、遗弃未成年养子女的行为,严重侵害其合法权益,送养人就有权要求解除。
(3)送养人要解除收养关系,首先可以尝试与收养人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时,会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判定是否解除收养关系。一旦解除,抚养权自然回归送养人。
提醒:
变更被合法送养儿子的抚养权需谨慎。先确认是否存在法定解除情形,处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复杂情况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律师解答
(一)确认收养关系是否合法成立。查看是否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登记,若未登记,收养关系不成立,也就不存在变更抚养权的复杂情况。
(二)确定是否存在法定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形。仔细观察收养人有无不履行抚养义务,或存在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采取行动。若有法定情形,先尝试与收养人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定解除收养关系并让抚养权回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解答
若儿子被合法送养,送养关系成立后通常不能随便变更抚养权。收养关系受法律保障,得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登记后收养关系才确立。
不过,要是出现法定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责任,有虐待、遗弃等伤害未成年养子女权益的行为,送养人能要求解除。
先和收养人协商,谈不拢就向法院起诉。法院会从利于孩子成长等方面判断是否解除,若解除,抚养权就回到送养人这边。
律师解答
结论:
合法送养关系成立后一般不能随意变更儿子抚养权,存在法定情形则可依法解除收养关系拿回抚养权。
法律解析:
收养关系受法律严格保护,收养需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登记之日收养关系成立。这意味着送养一旦完成且合法登记,不能轻易改变。不过,当出现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对未成年养子女有虐待、遗弃等侵害其合法权益行为时,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首先可尝试与收养人协商,若协商无果,送养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会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是否解除收养关系,若判定解除,抚养权就会回到送养人手中。如果大家在这方面有困惑,或是不确定自身情况是否符合法定解除情形,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维护自身及孩子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