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喝酒肇事逃逸性质恶劣。逃逸致使事故责任认定偏向逃逸方,若事故成因不明,逃逸方往往担责全部。这是为了惩处逃逸行为,保障受害者权益。
(2)酒驾有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之分。饮酒驾驶处罚相对较轻,暂扣驾照并罚款;再次酒驾处罚升级,会被拘留且吊销驾照。醉酒驾驶危害极大,被约束酒醒,吊销驾照,追究刑责,5年内不得重考。
(3)肇事逃逸根据情节轻重量刑不同。不构成犯罪的,会罚款,可能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情节判处不同刑期,因逃逸致人死亡处罚更重。
提醒:
喝酒肇事勿逃逸,逃逸只会加重处罚。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自首,积极处理。
律师解答
(一)对于喝酒肇事逃逸这种情况,当事人要清楚认识到其严重性,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二)如果已经发生了此类事件,一定要按照建议尽快去自首,如实把事故经过讲清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三)主动与受害者沟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尽力弥补对方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律师解答
喝酒后肇事还逃逸,这是严重违法的行为。要是逃逸了,责任认定往往对逃逸方不利,查不清事故原因,逃逸方基本会被认定负全部责任。
酒驾分两种情况。饮酒驾驶的,会暂扣半年驾照,罚款1000到2000元;再犯的,拘留10天以内,罚款并吊销驾照。醉酒驾驶会被强制酒醒,吊销驾照,追究刑责,5年内不能重考。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罚款200到2000元,可能拘留15天以内。构成犯罪的,量刑有不同标准。
逃逸了别心存侥幸,赶紧自首,如实说清事故,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赔偿,争取宽大处理。
律师解答
结论:
喝酒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后果严重,建议立即自首争取从轻处罚。
法律解析:
喝酒肇事逃逸危害极大。酒驾分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处罚不同。饮酒驾驶会暂扣驾驶证并罚款,再次酒驾处罚更重;醉酒驾驶不仅吊销驾驶证、追究刑责,5年内还不得重考。而肇事逃逸方面,不构成犯罪会罚款并可处拘留,构成犯罪的量刑从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到七年以上不等。逃逸还会使责任认定加重,若无法查清事故成因,逃逸方往往承担全部责任。所以,一旦发生喝酒肇事情况,切不可逃逸,应立即自首,如实供述事故经过,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赔偿受害者损失,这样才有可能从轻处罚。如果对这方面法律规定还有疑问,可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喝酒肇事逃逸确属严重违法行径。这一行为不仅加重责任认定,若事故成因无法查清,逃逸方往往被认定承担全部责任,还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惩处。
对于酒驾,饮酒驾驶会被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二次酒驾,处10日以下拘留,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吊销驾驶证。醉酒驾驶会被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考。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鉴于此,若有喝酒肇事逃逸情况,应立即自首,如实交代事故过程,积极配合调查,主动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以此争取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