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诈骗金额定罪通常按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而非分赃数额,这遵循共同犯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如多人共同诈骗获100万,各行为人犯罪数额均为100万。
2.分赃情况会在量刑时作为参考情节。若行为人分赃少、在犯罪中作用小,可能被认定为从犯。
3.解决措施与建议:司法机关应准确查明各行为人参与诈骗的数额,以此作为定罪依据。同时,全面调查分赃情况、各行为人在犯罪中的作用等因素,综合量刑。对于被认定为从犯的,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在诈骗犯罪里,认定犯罪数额通常不以分赃为依据,而是看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遵循共同犯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像多人一起实施诈骗骗得一笔巨款,不管其中某个人分赃多少,其犯罪数额按参与诈骗的总额算。
(2)分赃情况在量刑时会被考虑。若行为人分赃少且在犯罪中作用小,有可能被认定为从犯。从犯在法律上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定罪与量刑的考量因素有所不同,定罪看重参与总额,量刑会结合分赃等情节综合判断。
提醒:
涉及诈骗犯罪法律认定复杂,不同案情对应处理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对于参与共同诈骗的人员,要明确定罪依据是参与的全部犯罪数额,不能仅以分赃金额认定。所以参与犯罪后,应清楚自己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范围。
(二)在量刑阶段,若自身分赃少、在犯罪中作用小,要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争取被认定为从犯,以获得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机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律师解答
1.诈骗犯罪数额认定不以分赃为标准,而是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为准。
2.共同诈骗中,各行为人要对参与的全部犯罪数额负责,这遵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例如多人骗得100万,不论分赃多少,犯罪数额都是100万。
3.分赃情况会影响量刑。分赃少、作用小的可能被认定为从犯,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定罪看总额,量刑综合考虑分赃等情节。
律师解答
结论:
诈骗金额通常按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而非分赃数额,分赃情况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法律解析:
在共同诈骗犯罪里,依据“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各行为人要对其参与的全部犯罪数额负责。例如多人共同诈骗获得100万,不论个人分赃多少,犯罪数额均为100万。但在量刑时,分赃情况会被纳入考量。若行为人分赃少且在犯罪中作用小,可能被认定为从犯,进而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定罪看参与诈骗总额,量刑综合分赃等情节判定。如果您在诈骗犯罪相关法律问题上还有疑问,欢迎向我或者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