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谅解书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书写才有效。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谅解书具有表明被害人态度、供司法机关量刑参考的作用。当被害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表达意愿,可自行书写谅解书。若被害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想法,其法定代理人代写能确保意思真实。而在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其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等,因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书写谅解书。书写时需表达真实意思,内容包含案件情况、谅解意愿及从轻处理请求等,同时注明时间并签字、捺印。如果对谅解书的书写存在疑问或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1.谅解书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书写具有法律效力,能表明被害人态度,为司法量刑提供参考。
2.当被害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自行书写。若被害人是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代理人可代写;若被害人死亡,近亲属可书写。
3.书写时要确保表达真实意思,内容通常包含案件情况、谅解意愿和从轻处理请求等。同时要注明时间并签字、捺印。
4.建议书写前明确谅解的真实意愿,避免被胁迫或诱导。书写过程保持客观真实,详细准确描述案件情况和谅解原因。完成后妥善保管原件,及时提交司法机关。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谅解书的书写主体具有特定要求,只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书写才有效。当被害人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即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自行表达意愿书写谅解书。
(2)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由于其无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法定代理人代写能确保意思表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若被害人死亡,其近亲属基于与被害人的密切关系,有权利和责任来表达谅解态度。
(4)谅解书的内容要反映真实意思,包含案件情况、谅解意愿和从轻处理请求等,注明时间并签字、捺印,以保证其规范性和证明力。
提醒:
书写谅解书要确保表达真实意愿,不同案件情况有差异,若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律师解答
(一)若被害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鼓励其自行书写谅解书,真实表达自身意愿。
(二)若被害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代理人代写时要保证是基于被害人真实意愿。
(三)若被害人死亡,近亲属书写谅解书需协商一致,共同表达对犯罪方的态度。
(四)书写谅解书时要清晰准确写明案件情况、谅解意愿和从轻处理请求,注明时间并签字、捺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这表明法定代理人在相应情况下有权利和义务代表被代理人处理相关事务,所以在谅解书代写方面是合理合法的。
律师解答
1.谅解书由被害人、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书写才有效,它能体现被害人态度,供司法量刑参考。
2.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害人可自行写;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由法定代理人代写。
3.若被害人死亡,其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能写。
4.书写时表意要真实,内容含案件情况、谅解意愿和从轻处理请求,还需注明时间、签字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