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购买走私货品存在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法律风险。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或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会以走私罪论处,偷逃应缴税额较大等情况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及相应罚金。明知是走私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进行窝藏等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情节不同处以不同刑罚。
1.公民应增强法律意识,拒绝购买走私货品,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2.商家要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确保所售商品来源合法。
3.执法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购买和销售走私货品的行为。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购买走私货品存在两种可能涉及的罪名。若直接从走私人处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或者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且数额较大,会以走私罪论处。当偷逃应缴税额达到较大标准,或者在一年内因走私已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进行走私的,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会有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2)若明知是走私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还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就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醒:
购买货品时要确保来源合法,避免参与走私相关违法活动。若不确定货品是否走私,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律师解答
(一)不参与非法交易。不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或其他走私进口货物、物品,拒绝购买来源不明可能是走私的货品。
(二)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购买走私货品的法律后果,提升对走私及相关犯罪行为的认知,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
(三)选择正规渠道购物。通过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商家和正规交易平台进行消费,降低买到走私货品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律师解答
1.购买走私货品可能涉及两种罪名:一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二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2.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禁品,或收购其他走私货物且数额大,按走私罪论处。偷逃税额较大或多次走私的,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还得交罚金。
3.明知是走私所得而窝藏、收购等,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轻的,判三年以下或管制,可单处罚金;情节严重判三年到七年,并处罚金。
律师解答
结论:
购买走私货品可能触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或者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且数额较大,会以走私罪论处。当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一年内因走私被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有相应罚金。若明知是走私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收购等,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会根据情节轻重判处相应刑罚并处罚金。购买走私货品并非小事,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法律风险。若在这方面有疑问或遭遇相关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和面临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