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诈骗45万不退赃一般不可以少判。
法律解析: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诈骗45万符合此标准,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罚。积极退赃退赔体现认罪悔罪态度,法院量刑时会从轻考量;拒不退赃说明犯罪嫌疑人未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无悔罪表现,量刑时不会从轻处理,甚至可能因情节恶劣加重处罚。因此,诈骗45万不退赃很难少判。如果遇到与诈骗量刑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1.诈骗45万不退赃通常不能少判。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积极退赃退赔体现认罪悔罪,法院量刑时会从轻考量。但拒不退赃意味着未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无认罪悔罪态度,量刑时不仅不会从轻,还可能因情节恶劣加重处罚。
3.解决措施和建议:若涉及此类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应尽快退还赃款,展现悔罪态度,争取从轻处罚;被害人可通过法律途径,如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返还被骗财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诈骗金额在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诈骗45万符合此标准,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刑罚。
(2)积极退赃退赔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罪态度,法院在量刑时会将其作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3)若拒不退赃,不仅无法展现悔罪态度,还可能被认定为情节恶劣,在量刑时不仅不能从轻处理,甚至可能会加重处罚。所以,诈骗45万不退赃通常难以少判。
提醒:
涉嫌诈骗犯罪后,积极退赃退赔对量刑有益。不同案情的处理结果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若已实施诈骗45万且未退赃,建议尽快筹集资金退还赃款,向被害人真诚道歉,争取获得被害人谅解,这在量刑时可能会被法院考虑从轻处罚。
(二)主动向司法机关坦白犯罪事实,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以体现悔罪态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同时,积极退赃退赔等悔罪表现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量,而拒不退赃则难以从轻处罚。
律师解答
1.诈骗45万属“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律,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还会有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处罚。
2.积极退赃可看作认罪悔罪,法院量刑时会从轻处理。
3.若拒不退赃,意味着没弥补被害人损失,无悔罪态度,量刑难从轻,甚至可能因情节恶劣加重处罚。所以,诈骗45万不退赃一般不能少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