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取保候审解除一年案子不结咋办

2025-05-081 人阅读

律师解答

律师解答

结论:
取保候审解除且满一年后案子未结,当事人可向执行机关了解进展,向决定机关申诉并要求说明情况,权益受损时可合法维权,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当取保候审解除且满一年案子仍未结,当事人有权向执行机关询问案件进展,也有权利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申诉,让其说明未办结原因和后续安排。若未结案件对当事人权益造成损害,如限制就业等,当事人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为更好地推动案件解决,必要时可委托律师协助查询和处理。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存在期限限制,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到期需及时解除。当取保候审解除且满一年后案子未结,当事人有权利向执行机关询问案件进展,以便掌握案件动态。
(2)当事人可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其解释案件未办结的原因,并明确后续的处理安排,促使司法机关重视并说明情况。
(3)若未结案件给当事人带来权益损害,像限制就业等情况,当事人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律师能协助查询案件情况,推动问题解决,让司法机关依法及时处理案件。

提醒:
不同案件情况差异大,处理方式也不同。若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

律师解答

(一)向执行机关了解情况,掌握案件当前的进展状态。
(二)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其说明案件未办结原因和后续处理安排。
(三)若因未结案件致使自身权益受损,像限制就业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必要时委托律师协助查询案件情况并推动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最长为十二个月,解除且满一年案子未结,当事人可向执行机关询问案件进展。

2.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如公检法申诉,要求说明未办结原因和后续安排。

3.若未结案件损害当事人权益,可合法维权,必要时委托律师,推动司法机关及时处理。

律师解答

取保候审解除且满一年案子未结,当事人可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案件处理。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最长十二个月,期满应解除。当出现这种情况,当事人可向执行机关了解进展,掌握案件动态。
1.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申诉,要求说明未办结原因与后续安排,促使其明确案件处理方向。
2.若未结案件损害当事人权益,如限制就业,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3.必要时委托律师,借助其专业能力查询案件情况,推动司法机关依法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取保候审2个多月了还会起诉吗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2个多月有被起诉的可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意味着案件结束。2.起诉与否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收集。若侦查机关认定犯罪事实清...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律师收费价格是多少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律师收费无固定标准,受案件复杂程度、律师资历经验和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有按阶段收费和按件收费两种方式。2.收费情况因地区经济水平而异,...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的可以开车到别的城市吗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开车去别的城市是不被允许的。被取保候审者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2.若有前...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后还未结案怎么办

    律师解答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期限最长十二个月,期限届满且案件未办结时应及时解除,执行机关需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在取保候审期间,若司法机关继续侦...查看全文

  • 刑事案件中有哪些可取保候审情况

    律师解答
    结论:刑事案件中,满足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如可能轻判、无社会危险性、身体特殊状况、羁押期限问题以及需复议复核等情况。法律解析:根...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开发商如何解除买卖合同

    开发商解除买卖合同需依循相关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进行。一般而言,若购房者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如逾期支付房款达到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开发商有权解除合同。通常在合同...查看全文

    2025-05-0512次浏览
  •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最高标准是多少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最高标准,需依据具体情形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查看全文

    2025-05-0214次浏览
  • 能否以拖欠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以拖欠工资为由可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无需提前通...查看全文

    2025-05-0212次浏览
  • 合同未生效前要如何解除

    在合同未生效前,解除合同的方式如下:首先,需依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解除条件。若合同中有关于未生效前解除的具体条款,应按照该条款执行。一般而言,双方可协...查看全文

    2025-04-2917次浏览
  • 法院如何审查合同解除通知效力

    法院审查合同解除通知效力时,主要考量以下方面。首先,审查通知主体资格。需确认发出解除通知的一方是否具有相应的合同解除权,此权利来源可能基于合同约定、法定情形...查看全文

    2025-04-2916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