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逃税超过几万被判刑

2025-05-082 人阅读

律师解答

律师解答

纳税人逃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以及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均构成犯罪。若纳税人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记录,再次逃税不受数额标准限制。

为避免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建议如下:
1.税务机关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使其了解逃税后果。
2.建立健全税收监管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监控纳税人纳税情况。
3.对于主动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处罚的纳税人,可适当从轻处理,引导其依法纳税。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纳税人逃税存在明确的入罪标准,当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就构成逃税罪。
(2)扣缴义务人若采用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同样构成犯罪。
(3)有过逃税前科的纳税人,即五年内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后又逃税的,不受上述数额标准限制,只要逃税就可能被定罪。

提醒:
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都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逃税触犯法律。不同案情对应处理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纳税人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准确记录收入和支出,按时进行纳税申报,足额缴纳税款,避免因财务混乱导致逃税情况发生。
(二)纳税人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在收到税务机关下达的追缴通知后,及时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避免构成逃税罪。
(三)扣缴义务人要严格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如实记录已扣、已收税款情况,不得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解答

1.纳税人逃税,逃避缴纳税款超五万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超10%,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税、不缴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构成逃税罪会判刑。
2.扣缴义务人用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超五万,构成犯罪。
3.纳税人五年内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再逃税不受上述数额限制。

律师解答

结论:
纳税人逃税满足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通知后不补缴等条件,或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达五万元以上,构成犯罪;有特定逃税前科的纳税人再逃税不受数额标准限制。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纳税人逃税需满足特定数额及不履行补缴等义务才构成逃税罪。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同样构成犯罪。而有五年内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前科,再逃税不论数额多少都构成犯罪。这体现了法律对逃税行为的严格管控。逃税不仅损害国家税收利益,破坏经济秩序,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若您在税务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遇到相关难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咨询

  • 诉讼时效超过20年怎么办

    律师解答
    民事权利最长诉讼时效通常为20年,超20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可依申请延长。1.超20年时效后可先尝试协商,若对方自愿履行,不能以时效已过反悔。这为...查看全文

  • 临时建筑超过20年怎么办

    律师解答
    结论:临时建筑使用期限一般不超2年,超期20年的处理分情况,合法审批因特殊情况未拆可申请延期或转正式建筑;未经审批擅自建设属违法建筑,会被责令拆除并可能面...查看全文

  • 信用卡超过三年没起诉会怎样

    律师解答
    结论:信用卡欠款超三年未起诉,银行可能因诉讼时效经过而丧失胜诉权,但债务本身未消灭,银行可非诉讼催款,欠款还可能影响持卡人征信和生活。法律解析:根据法律...查看全文

  • 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仲裁时效能仲裁吗

    律师解答
    结论: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仲裁时效仍可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受理,但对方以超时效抗辩时,诉求可能不被支持,可衡量时效中止、中断情形再决定是否申请。法律解析:劳...查看全文

  • 收礼品超过三万怎么办理

    律师解答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礼品价值超三万元涉嫌受贿罪,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属“数额较大”,会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1.举报方面,...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办离婚证一个月冷静期超过怎么办

    离婚冷静期届满后,当事人可按以下步骤处理:首先,冷静期届满三十日内,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若超过该期限未申请,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此时,若双方...查看全文

    2025-04-2812次浏览
  • 单位职工犯罪被判刑怎么处理

    单位职工犯罪被判刑后,处理方式如下:首先,用人单位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基于职工犯罪行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对单位秩序和形...查看全文

    2025-04-2618次浏览
  • 喜欢改写小说会被判刑吗

    改写小说本身通常不会被判刑。在符合法律规定及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对小说进行改写属于创作活动的衍生行为。若改写过程中未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比如未抄袭...查看全文

    2025-04-2423次浏览
  • 加班不可以超过多少个工时

    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工时存在严格限制。在标准工时制下,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查看全文

    2025-04-2326次浏览
  • 职工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多少

    职工试用期时长受法律规定限制。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不同劳动合同期限对应不同的试用期上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2025-04-1826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