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刑法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不同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部分情况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限计算有相应规则。
法律解析:
刑法追诉时效是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经过十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经过二十年,若二十年以后须追诉要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但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应立案却未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限一般从犯罪之日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终了之日起算。如果遇到涉及追诉时效的法律问题,难以自行判断和处理的,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也能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分析和建议。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刑法追诉时效规定了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依据法定最高刑不同,追诉期限有所不同,如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等。
(2)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一是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二是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司法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的。
(3)追诉期限的计算方式有两种。正常情况下从犯罪之日起算,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提醒:
需注意追诉时效的规定及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况。遇到涉及犯罪追诉的情况,因案情复杂多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刑法时效即追诉时效,是司法机关追究罪犯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分别经过五年、十年、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死刑,经过二十年。若二十年后须追诉,要最高检核准。
2.若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嫌犯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期限内控告,应立案却不立案的,也不受限。
3.追诉期限从犯罪日起算;犯罪行为连续或继续的,从行为终了日起算。
律师解答
1.刑法追诉时效是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不同,追诉期限有所不同,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十年以上的经过十五年,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特殊情况须报请最高检核准。
2.不过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如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应立案而未立案。
3.追诉期限一般从犯罪之日起算,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终了之日起算。
建议司法机关严格把握追诉时效规定,及时立案侦查,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司法公平。对于被害人控告应立案而未立案的情况,需加强监督,确保其合法权益。同时,公众也应了解追诉时效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律师解答
(一)司法机关判断是否追诉犯罪时,要根据犯罪法定最高刑对应不同期限,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十年以上的经过十五年、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一般不再追诉,若二十年后须追诉要报最高检核准。
(二)若案件已被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安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三)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公检法应立案却不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四)计算追诉期限时,一般从犯罪之日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