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老年人被遗弃,可先协商调解,协商无果可走民事诉讼途径;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解析:
老年人遭遇遗弃时,可先借助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老年人组织进行协商调解,推动遗弃人承担赡养义务。若此方法无效,被遗弃老人或其代理人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遗弃人支付赡养费、履行照料义务等,法院会依法判决。若遗弃行为情节恶劣,像导致老年人重伤、死亡,使其生活无着等,就构成遗弃罪。这种情况下,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遗弃人的刑事责任,遗弃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您或身边的老年人遇到被遗弃的情况,对处理方式和法律规定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当老年人遭遇遗弃情况时,协商调解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式。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老年人组织具备调解能力和公信力,能让遗弃人认识到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从而主动承担起赡养责任。
(2)若协商调解无效,法律赋予被遗弃老人及其代理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通过民事诉讼,老人可要求遗弃人支付赡养费、履行照料义务,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3)若遗弃行为达到恶劣程度,符合遗弃罪构成要件,就需追究刑事责任。此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遗弃人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提醒:老年人被遗弃情况复杂多样,遇到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以获得更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律师解答
处理老年人被遗弃情况方法如下:
-协商调解: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老年组织介入,推动遗弃人承担赡养责任。
-民事诉讼:协商不成,老人或其代理人可起诉,要求遗弃人支付赡养费、履行照料义务,法院依法判决。
-刑事追责:遗弃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检察院公诉,遗弃人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律师解答
1.老年人被遗弃需依不同情形妥善处理。一般情况可先协商调解,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老年人组织促使遗弃人担责;协商不成则走法律途径,老人或其代理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支付赡养费等。
2.若遗弃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应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遗弃人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建议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相关组织应及时介入协商调解,提高效率。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构成犯罪的遗弃行为依法惩处,形成有力震慑。
律师解答
(一)当老年人被遗弃,优先选择协商调解。寻求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老年人组织介入,让他们与遗弃人沟通,促使遗弃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二)若协商调解没有效果,走法律途径。被遗弃老人或者其代理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求包括要求遗弃人支付赡养费、履行照料义务等,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三)若遗弃情节恶劣,例如导致老年人重伤、死亡,或者让老年人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等,这种情况构成遗弃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来追究遗弃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