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法律规定要考量案件性质、情节,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其经济状况等。
2.对于不同类型犯罪,保证金数额有不同确定方式。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按涉案数额或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其他刑事犯罪,数额标准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3.轻伤二级案件属于其他刑事犯罪,保证金一般在2000元以上,具体数额由司法机关裁量。
建议:司法机关在裁量保证金数额时应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数额合理。嫌疑人、被告人可向司法机关如实提供自身经济状况等信息,以助于确定合适的保证金数额。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确定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包括案件性质与情节、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可能判处刑罚轻重以及其经济状况等。
(2)对于不同类型犯罪,保证金数额确定有不同标准。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按涉案数额或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其他刑事犯罪,保证金数额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3)轻伤二级案件属于其他刑事犯罪,保证金一般在2000元以上,最终数额由司法机关裁量。
提醒:
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案件情况不同。若涉及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以获得更精准分析。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像案件性质情节、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可能判刑轻重、嫌疑人经济状况等。
2.经济犯罪等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按涉案或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保证金;其他刑事犯罪,保证金在2000元至50000元间。
3.轻伤二级案件,保证金一般超2000元,具体由司法机关决定。
律师解答
结论:
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轻伤二级案件保证金一般在2000元以上,具体由司法机关裁量。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要综合考虑案件性质、情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其经济状况等。对于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按涉案数额或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保证金数额标准;其他刑事犯罪,保证金数额标准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轻伤二级案件属于其他刑事犯罪范畴,所以保证金一般在2000元以上,最终数额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裁量。如果遇到取保候审保证金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可获取更准确、详细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一)确定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时,需向司法机关提供自身经济状况证明,证明自身实际经济能力,这有助于司法机关合理考量保证金数额。
(二)若案件性质情节相对较轻,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对方谅解书、自首情节证明等,以证明社会危险性较低,争取较低保证金数额。
(三)如果经济困难,可准备困难证明材料,如低保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向司法机关说明情况,请求适当降低保证金数额。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