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个人或单位若不想触犯非法经营罪,应遵守国家规定,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并在经营范围许可内开展贷款业务。
(二)避免在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含单位和个人)以借款等名义出借资金达10次以上。
(三)若涉及贷款业务,要密切关注自身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放贷对象数量等情况,防止达到“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律师解答
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放贷,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经常性放贷”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出借资金10次以上。
量刑上,情节严重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相应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认定情节需结合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放贷对象数量等因素。
为避免此类违法犯罪,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非法放贷行为及时查处;公众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参与非法放贷活动,若发现相关线索及时举报;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准确认定情节,依法量刑,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律师解答
结论: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或超范围,以营利为目的,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10次以上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量刑根据情节轻重有所不同。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非法放贷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非法放贷需满足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等条件,这里的“经常性”明确为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10次以上出借资金。在量刑上,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也会有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要综合非法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放贷对象数量等因素。若大家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或是对非法经营罪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范围,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经常性放贷,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2)“经常性放贷”明确为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含单位和个人)出借资金10次以上。
(3)量刑上,情节严重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还可能没收财产。具体情节认定要结合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放贷对象数量等因素。
提醒:
个人或单位放贷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严格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涉及放贷业务时,务必谨慎评估,避免触及法律红线,若有疑问可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律师解答
1.未经监管批准或超范围,为赚钱常向社会不特定人放贷,扰乱金融秩序且情节严重,按非法经营罪处罚。
2.“常向不特定人放贷”指2年内向多人(含单位和个人)以借款等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3.量刑上,情节严重判5年以下,可并处罚金;特别严重判5年以上,有罚金或没收财产。认定情节需结合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放贷对象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