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样区分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已经正式开始实施犯罪。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还未正式实施犯罪。2、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律师解答
1.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认定时主观上要有犯罪故意,追求危害结果;客观上实施预备行为,如准备工具、制造条件。2.犯罪预备和犯意表示...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对预备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其刑事责任需综合判断。1.犯罪预备行为对法益的威胁程度、自身进...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损害需与犯罪行为有因果关系,也就是损害是由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像故意伤害案中,犯罪人放弃伤害,但之前行为导致被害人轻微伤,此轻微伤就和伤害行为有关...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若能自动放弃犯罪,同时有效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那么这部分共犯可成立犯罪中止。依据法律,对于中止犯,未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客观性原则:犯罪中止造成的损害需是实际存在的,不能是主观想象出来的。像身体受到伤害、财物出现损失等客观发生的结果,才符合这一原则。(2)因果关...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阶段一般不存在未遂形态。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查看全文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区分婚前财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时间界定,以结婚登记的时间为界限,结婚登记前取得的财产通常为婚前财产...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主要依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来区分。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形;二级医疗事故分为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分别导致患者中度残疾、...查看全文
在法律规定中,寻衅滋事是区分主从犯的。主犯通常是在寻衅滋事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他们积极组织、策划、指挥犯罪行为,对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从犯...查看全文
婚后与婚前个人财产的区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时间节点是关键,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财产通常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如婚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等,其购买时间在婚...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