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量刑情节的规定:一、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法定情节是刑法总则或者分则中明确规定的情节,如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从轻或者免于处罚。又如: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等,都是法定情节。酌定情节,是刑法没有作出量刑的具体规定,只是根据有关刑事政策和经验,由法官灵活作出的量刑适用情节。如刑法规定,被判处罚金的,如果由于遭受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酌情减少和免除。二、应当情节和可以情节。应当情节,是指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这是量刑是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决定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情节,是指在量刑时法官依法律许可或者法律授权在量刑时的先择性情节,如: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罪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从轻情节和从重情节。从轻情节,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在规定的处刑幅度内从轻处刑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人又主动投案自首、积极抢救被害人并赔偿其损失等,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其过失人在造成过失后的作为,即是减轻情节,主动中止犯罪,也具有减轻情节。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相反,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在处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本应主动投案自首,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但过失人却逃离,致伤者死亡,依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过失人逃离,不抢救伤者的情节,就是从重情节。四、单功情节和多功情节。单功情节是仅有一种量刑情节的情节,如累犯,只有一种量刑情节从重。多功情节是对量刑产生多种可能的情节,如初犯、偶犯、中止犯等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律师解答
结论: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五年,但若司法机关已立案或应立案未立案,不受此追诉期限限制。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法定最高刑不满...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单纯拖欠工资一般是民事纠纷,但符合特定条件会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此罪会面临刑事处罚。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当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刑法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不同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部分情况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限计算有相应规则。法律解析:刑法追诉时效是司法机...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帮助犯量刑先依据主犯所触犯罪名确定法定刑幅度,因其通常是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量刑需综合多因素考量。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帮助...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诈骗罪金额认定标准分三档且各有对应刑罚。数额较大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是三万元至十万元...查看全文
新刑法中仅提及犯罪数额为15万,难以直接确定具体判几年。因为不同罪名的量刑标准不同,需依据具体罪名及相关情节综合判断。若涉及盗窃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盗窃公私财...查看全文
刑法中,诈骗罪的量刑并非单纯以多少年以上来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查看全文
检察院建议死刑后,法院的判决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法院会依据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规定以及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等进行全面考量。若经审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查看全文
刑法中对于伤害致死的量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
刑法追诉期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