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并不必然伴随着有害后果。在犯罪行为体系中包含有意识地危害他人与无意识地谋害他人之分。前者即所谓的直接故意,后者则为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所指向的犯罪特征在于:行为人明辨自身行为将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却仍然予以放任,从而酿成罪过。例如,行为人已开始实施犯罪行为并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者,可被视为犯罪行径已然完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