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满12未满14犯故意杀人罪怎么判
律师解答
结论: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在特定情形下经最高检核准追诉应负刑事责任,量刑时一般从轻或减轻处罚,司法实践注重教育和矫正。
法律解析:
1、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对严重犯罪行为的严肃对待,即使是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极其严重犯罪也不能完全免责。
2、在量刑方面,考虑到此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一般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判决要综合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司法实践中更审慎处理,注重教育和矫正,目的是促使其回归社会。
如果遇到涉及此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指导。
律师解答
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在特定情形下需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严重犯罪行为的严肃对待,同时也兼顾了此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
1.明确责任界限。规定特定严重犯罪且情节恶劣、经核准追诉才负刑事责任,既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又避免对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过度惩罚。
2.量刑从轻减轻。量刑时从轻或减轻处罚,考虑到其认知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给予一定的法律宽容。
3.综合判定结果。综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判决结果,确保刑罚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4.注重教育矫正。鉴于身心发育未成熟,司法实践应审慎处理,着重教育和矫正,帮助其认识错误、回归社会。可加强心理辅导、开展法制教育等。
律师解答
(一)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达到相应严重后果和情节恶劣,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而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所以通常会采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比如,在可能判处较长刑期的情况下,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刑期,给他们一定的改过机会。
(二)具体的判决结果确实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犯罪动机方面,如果是因为受到他人严重欺负、胁迫等特殊原因而实施犯罪,和纯粹出于恶意报复等不良动机实施犯罪,判决结果会有所不同。手段上,若采用极其残忍、恶劣的方式犯罪,相比手段相对较轻的情况,量刑可能会更重。后果方面,致人死亡、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具体程度等,也会影响最终的判决。
(三)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会更加审慎地处理。一方面,会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通过专门的教育矫治机构、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会强调矫正,比如安排合适的生活环境、职业培训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责任认定方面,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达到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需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对低龄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表明严重犯罪行为不会被轻易放过。
(2)量刑方面,此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认知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3)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会更审慎。综合考虑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同时注重对其教育和矫正。
提醒:
此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应加强教育和监管,避免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相关案件情况复杂,具体应对需结合实际,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律师解答
1.对于已满12周岁但不满14周岁的人群,若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并且导致他人死亡,或者用特别残忍手段让他人重伤且造成严重残疾,同时情节恶劣,在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2.在对他们量刑时,通常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毕竟这一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还在发育,心智不够成熟。
3.具体的判决结果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定,像犯罪动机、所用手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都得考虑进去。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会格外谨慎,更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和矫正,帮他们重回正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