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违约金调整与计算分约定和法定:约定的按约定执行,但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让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判断“过高”一般参考损失的30%。
2.没约定违约金时,违约方要赔守约方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法院会综合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等确定赔偿数额。
律师解答
结论:
违约金调整与计算分约定和法定两种情况,有约定按约定执行,过分高于或低于损失可请求调整;无约定则赔偿实际损失。
法律解析:
在违约金问题上,若合同中有约定,正常是按约定来执行的。不过,当约定的违约金和实际造成的损失差距过大时,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调整。判断是否过分高于损失,一般以违约造成损失的30%作为参考。像损失100万,违约金超过130万就可能被认定过高。要是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方就要赔偿守约方的实际损失,这里的实际损失涵盖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直接损失例如财物损毁,可得利益损失如预期利润。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会综合考量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等因素。违约金的计算和调整有其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若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约定违约金的情况:通常按约定执行,但当约定违约金与造成的损失差距过大时,当事人可请求调整。以违约造成损失的30%作为判断“过分高于”的参考,这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标准。
(2)法定违约金的情况:没有约定时,违约方要赔偿守约方实际损失,涵盖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会综合考量合同履行情况和当事人过错程度等。
提醒:
在约定违约金时要合理,避免过高或过低。遇到违约金纠纷时,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有约定违约金的情况:按照约定执行违约金。若觉得约定的违约金比造成的损失高太多或者低太多,当事人能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适当减少或增加。判断“过分高于”时,通常看是否超过违约造成损失的30%。
(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情况:违约方要赔偿守约方实际损失,实际损失包含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法院会结合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等确定赔偿数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律师解答
1.违约金调整与计算有约定和法定两种情况。有约定时按约定执行,不过当约定违约金与造成损失差距过大,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判断“过分高于”通常以违约造成损失的30%为参考。
2.若没有约定,违约方要赔偿守约方实际损失,包含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法院会综合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等确定赔偿数额。
3.对于当事人,约定违约金时应合理评估可能损失,避免过高或过低。若遇到违约金需调整情况,要及时收集损失证据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在无约定时,守约方要积极举证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以争取合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