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防卫过当需同时具备正当防卫前提和超出必要限度条件,应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解析:
防卫过当的认定有严格条件。一方面,要满足正当防卫的前提,即有现实的不法侵害发生,且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需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比如,不能在对方只是言语挑衅,并无实际侵害行为时就动手,也不能在侵害结束后再去攻击对方。另一方面,防卫行为要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像不法侵害人只是轻微推搡,防卫人却持刀将其重伤,这就明显超出了必要限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不过会减轻或免除处罚。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可能涉及防卫过当的情况,为避免法律风险,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1.防卫过当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正当防卫前提,即有现实的不法侵害正在发生,不能提前或事后防卫,且防卫要针对侵害人本人。
2.二是超出必要限度,防卫手段、强度与侵害相差大,还造成了侵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
3.防卫过当要担责,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律师解答
1.防卫过当认定需同时具备正当防卫前提和超出必要限度条件。正当防卫前提包括存在现实不法侵害、侵害正在进行且防卫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超出必要限度表现为防卫手段、强度与侵害相差悬殊且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
2.解决措施与建议:
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实施防卫时,要尽量保持冷静,理性判断防卫的限度,避免过度反应。
司法机关在认定防卫过当案件时,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案件情况,准确界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
加强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防卫过当需同时具备正当防卫前提和超出必要限度两个条件。正当防卫前提要求不法侵害现实发生且正在进行,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例如,若有人故意编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侵害场景来实施所谓“防卫”,这就不满足现实性要求。
(2)超出必要限度体现在防卫手段、强度与不法侵害相差悬殊,并且造成重大损害,如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等。比如小偷偷东西,若用致命武器将小偷打成重伤,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
(3)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考虑到其具有防卫性质,法律规定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提醒:防卫时要准确判断侵害程度,避免过度防卫。不同案情判断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若面临可能的防卫情况,要准确判断不法侵害是否真实存在,避免假想防卫。比如有人只是言语威胁,没有实际动手动作,不能直接认定为有现实的不法侵害。
(二)把握好防卫的时间,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防卫。例如小偷已经偷完东西跑远,就不能再对其进行防卫。
(三)防卫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像甲攻击乙,乙不能去攻击甲身边无辜的第三人。
(四)控制防卫的手段和强度,不能与不法侵害相差过于悬殊。比如对方只是推搡,不能直接用刀具反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