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商家主动提出仅退款,在确认商家是真实自愿的情况下,可以接受。保留好商家同意仅退款的相关聊天记录等证据,以防后面有争议。
(二)如果商家之后反悔要求支付货款或收回退款,消费者有权凭借之前的有效约定拒绝。
(三)若消费者发现商家同意仅退款可能存在重大误解等法定可撤销情形,要关注商家是否在规定期限内走法定程序撤销,做好应对准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律师解答
1.商家主动让仅退款,从法律讲是一种意思表示。合同履行时,这类似商家处分自身权利,同意解除商品买卖合同,放弃价款求偿权。
2.通常,商家真实自愿且不违法违规和公序良俗的仅退款约定有效。此后商家反悔,要求支付货款或收回退款,没法律依据,可拒绝。
3.要是商家仅退款意思表示存在重大误解、受欺诈胁迫等可撤销情形,能在规定期限按法定程序撤销,重新主张自己的权利,但得承担举证责任。
律师解答
结论:
商家主动让消费者仅退款,一般情况下约定有效,商家反悔消费者有权拒绝;但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时商家可撤销并重新主张自己的权利。
法律解析:
在合同履行里,商家主动提出仅退款,这是其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等同于同意解除与消费者关于该商品的买卖合同,还放弃了要求消费者支付价款的权利。只要商家这种意思表示是真实自愿,又不违背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该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此时商家反悔要求支付货款或收回退款,没有法律依据,消费者可以拒绝。不过要是商家作出仅退款决定时存在重大误解、受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情形,商家能在规定期限内按法定程序撤销,并重新主张自己的权利,只是得承担相应举证责任。如果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拿不准自身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专业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商家主动让消费者仅退款,从法律层面视为其意思表示及对自身权利处分,在一定条件下该约定有效。
1.只要商家真实自愿作出仅退款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此约定有效。消费者有权依据该约定拒绝商家后面不合理的支付货款或收回退款要求。
2.若商家存在重大误解、受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情形,可在规定期限内按法定程序撤销意思表示并重新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过,商家需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存在这些法定情形。
建议消费者在遇到商家同意仅退款情况时,保留好相关聊天记录等证据,以应对可能的纠纷。而商家在作出意思表示前应谨慎考虑,避免因不当决策导致权益受损。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商家主动提出仅退款,这在法律上属于意思表示。在买卖合同履行阶段,此行为是商家对自身权利的处分行为,意味着双方关于该商品的买卖合同关系解除,商家同时放弃索要价款权利。
比如在日常购物中,商家明确告知消费者可仅退款,就是这种意思表示的体现。
(2)正常情况下,商家真实自愿作出的仅退款意思表示,且不违背法律法规强制规定和公序良俗,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此后商家若反悔要求支付货款或收回退款,消费者有权拒绝。
(3)当商家作出仅退款的意思表示存在重大误解、受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情形时,商家能在规定期限内按法定程序撤销,并重新主张自己的权利,但要承担举证责任。
提醒:
消费者遇到商家主动提出仅退款,要确认商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自愿。商家若要撤销仅退款决定,需关注其是否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