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发包方违约情形:不按时按数付工程款,让承包方资金周转难;不按约定提供施工场地与条件,影响工程推进;随意改设计方案,使承包方多投入人力物力。
2.承包方违约情形:未在约定期限完工,致发包方使用延迟;工程质量不达标,需返工;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破坏施工主体和质量保障体系。
3.违约处理:一方违约,另一方可按合同约定追责,要求赔偿损失、付违约金。
律师解答
结论:
合同中承包方和发包方违约责任情形不同,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合同约定追究其责任。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双方都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发包方不按约定支付工程款、不提供施工场地条件、随意变更设计方案等,承包方不按时完工、工程质量不达标、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等,均属于违约行为。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守约方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例如发包方不支付工程款,承包方可能因此资金周转困难,发包方就要承担相应赔偿;承包方工程质量不达标,发包方有权要求其返工整改。若遇到合同履行中违约纠纷相关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1.合同中承包方和发包方违约责任不同。发包方常见违约行为影响工程推进和承包方权益,如不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使承包方资金周转难,未提供施工场地和条件影响工程开展,随意变更设计方案增加承包方成本。承包方违约行为影响发包方利益,像未按时完工造成使用延误,工程质量不达标需返工,转包或违法分包破坏质量保障体系。
2.对于发包方,应严格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提供施工条件,非必要不随意变更设计。若因特殊情况需变更,应与承包方协商并给予合理补偿。
3.对于承包方,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不进行转包和违法分包。若遇特殊情况可能违约,应及时与发包方沟通协商解决方案。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发包方不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属于违反合同给付义务,使承包方资金周转受影响,可能导致工程进度放缓。未依约提供施工场地和条件,违反了合同中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条款,是对合同履行协助义务的违反。随意变更设计方案,增加了承包方的成本和工作量,违背了合同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承包方未在约定期限内完成工程,构成工期违约,损害了发包方的预期利益。工程质量不达标,未履行合同的质量保证义务,可能给发包方带来后面使用风险。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违反了合同关于施工主体的约定,破坏了合同的信任基础和质量保障体系。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依据合同约定追究责任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
提醒:
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履约中要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若遇复杂违约情况,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律师解答
(一)对于发包方的违约责任,承包方可以这样应对:若发包方不按时足额支付工程价款,承包方可以书面催告,合理期限仍不支付的,可暂停施工并追究其违约责任;未依约提供施工场地等,承包方应及时记录并要求发包方限期解决,造成损失的要求赔偿;随意变更设计方案,承包方要让发包方确认变更内容,并就额外投入的人力、物力要求补偿。
(二)对于承包方的违约责任,发包方可以采取这些措施:承包方未按时完工,按合同约定要求其承担逾期完工的违约金;工程质量不达标,要求承包方返工整改直至符合标准;若承包方转包或违法分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