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离职合同违约金分情况处理。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约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金额不超培训费用。
2.单位与劳动者有竞业限制约定,劳动者违约也要支付违约金。
3.除以上两种情况,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无效,劳动者无需支付。
4.若遇无效约定,劳动者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维权。
律师解答
结论:
离职合同约定违约金,仅在单位提供专项培训约定服务期、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这两种法定情形下有效,否则约定无效,劳动者无需支付,可协商或通过投诉、仲裁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约定服务期后劳动者违反的,要按约定支付不超培训费用的违约金;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的也需支付违约金。除这两种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是不被允许的,此类约定无效。如果劳动者遇到不属于法定情形却被要求支付违约金的情况,可先和单位友好协商,要是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大家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1.离职合同约定违约金要依具体情况处理。在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而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时,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且数额不超单位培训费用;若单位与劳动者有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该约定也应支付违约金。
2.除这两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条款无效,劳动者无需支付。
3.若遇到不属于法定情形却有违约金约定的情况,劳动者可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能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时,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数额不能超过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比如单位花5万给劳动者培训,约定服务期3年,劳动者1年后离职,需按比值支付违约金。
(2)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该约定,应支付违约金。
(3)除上述两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约定无效,劳动者无需支付。此时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提醒:劳动者遇到离职合同违约金问题,要先判断是否属于法定情形,若有疑问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判断违约金约定是否符合法定情形。若单位提供专项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约需支付不超培训费用的违约金;若有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约也需支付违约金。
(二)若不属于法定情形,可认定违约金约定无效,劳动者无需支付。
(三)与单位友好协商,明确指出违约金约定不合法。
(四)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介入调查处理。
(五)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第二十二条是关于服务期的规定,第二十三条是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