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羁押时间不固定,进入监狱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被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且剩余刑期超3个月会被送往监狱。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不同阶段的羁押时间有不同规定。侦查阶段,拘留最长37天,之后可能被逮捕,侦查羁押期限通常2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审查期限一般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审判阶段,一审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法院应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至迟不超3个月,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等案件经批准可延长3个月。当嫌疑人被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且剩余刑期超过3个月,就会被送往监狱服刑。由于每个案件情况不同,具体羁押和入监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如果遇到涉及诈骗犯罪嫌疑人羁押及服刑相关的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解答。
律师解答
1.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的羁押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而不固定,进入监狱的时间也因不同阶段的流程和情况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从侦查到审判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规定。
2.具体来说,侦查阶段拘留最长37天,之后可能被逮捕,侦查羁押期限通常2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审查期限一般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审判阶段,一审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法院应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至迟不超3个月,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等案件经批准可延长3个月。
3.若嫌疑人被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且剩余刑期超过3个月,就会被送往监狱服刑。为减少不必要的羁押时间,相关部门应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推进各阶段流程;嫌疑人及其家属可了解法律规定,监督各阶段的时间节点是否合法。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的羁押时间并非固定值,其进入监狱的时间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在侦查阶段,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之后可能面临逮捕,一般侦查羁押期限为2个月,若案件复杂还可延长。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的审查期限通常是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能延长15日。补充侦查有次数限制,以两次为上限,每次时长为1个月。
(3)审判阶段,一审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法院需在受理后的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等案件,经批准还能再延长3个月。当嫌疑人被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且剩余刑期超过3个月,就会被送往监狱服刑。
提醒:
诈骗案件的司法流程复杂,不同案情的时间差异较大。若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作具体分析。
律师解答
(一)犯罪嫌疑人及家属应及时了解案件所处阶段,在侦查阶段可与律师沟通,确认拘留和逮捕情况,关注侦查羁押期限是否合法。
(二)在审查起诉阶段,若检察院决定补充侦查,要留意补充侦查的次数和时间,防止超期。
(三)审判阶段,关注法院的审理期限,若存在可能延长的情况,了解延长的审批程序是否合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律师解答
1.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羁押时间不固定,入监时间受多因素影响。侦查阶段,拘留最长37天,之后可能逮捕,侦查羁押一般2个月,复杂案件可延。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审查一般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15日,补充侦查限两次,每次1个月。
3.审判阶段,一审普通程序公诉案,法院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3个月,特定案件经批准可再延3个月。
4.嫌疑人获生效判决且剩余刑期超3个月,会送监狱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