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院审理案件有明确审限要求,民事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刑事也有对应审限。若法院3个月未结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先向法院立案庭、审判监督庭询问,了解未结案原因,确认是否存在公告送达、鉴定等扣除审限的情况。
2.若超审限且无正当理由,可向法院监察部门反映,要求监督案件审理进度。
3.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检察院有法律监督权,可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4.还能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人大可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通过这些途径保障案件依法依规及时审结。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法院审理案件有审限要求,民事案件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刑事案件也有相应审限。
(2)若法院3个月未结案,可先向该法院立案庭、审判监督庭等部门询问,了解未结案原因,如是否存在公告送达、鉴定等扣除审限情形。
(3)若存在超审限且无正当理由的情况,可向法院监察部门反映,要求监督案件审理进度。
(4)也可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检察院有法律监督权,可对法院审判活动监督。
(5)还能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人大可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
提醒:不同案件情况复杂程度不同,超审限原因多样。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先了解具体情况,若自身难以判断,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当法院3个月未结案,可先到该法院的立案庭、审判监督庭询问,了解未结案是因公告送达、鉴定等扣除审限情形导致。
(二)若存在超审限且无正当理由的状况,向法院监察部门反映,促使其监督案件审理进度。
(三)可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检察院凭借法律监督权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四)也能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人大对法院工作有监督权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五)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保障司法公平和诉讼程序合法。
律师解答
1.法院审理案件有审限要求,民事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也有对应审限。
2.若3个月未结案,先向立案庭、审判监督庭询问,了解是否有公告送达、鉴定等扣除审限情况。
3.若超审限且无正当理由,可向法院监察部门反映,要求监督进度。
4.还能向同级检察院反映,其有法律监督权可监督审判。
5.也可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人大可监督法院工作。
律师解答
结论:
法院审理案件有审限要求,民事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刑事案件也有相应审限。若法院3个月未结案,可先询问情况,若超审限且无正当理由,可向法院监察部门、同级人民检察院、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
法律解析:
法律规定了法院审理案件的审限,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民事案件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审限规定,以及刑事案件的相应审限,都是为了确保案件能及时得到处理。当出现法院3个月未结案的情况,先向法院相关部门询问,是因为可能存在公告送达、鉴定等扣除审限的合理情形。若确定超审限且无正当理由,向法院监察部门反映,可促使其监督案件进度;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能借助其法律监督权来监督法院审判活动;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可利用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权。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或者对具体的法律程序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