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帮人逃税漏税可能被判刑。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税数额大且占比应纳税额超10%,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数额巨大且占比超30%,处三到七年徒刑并罚金。
2.为逃税提供帮助属共同犯罪。认定时看主观有无故意,即明知逃税还协助;客观有无实施帮助行为,像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符合要件按共犯处理判刑。
律师解答
帮别人逃税漏税极可能面临刑事处罚。纳税人若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比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比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逃税漏税提供帮助构成共同犯罪,认定需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判断,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逃税仍协助,客观上要有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等帮助行为,符合条件就会按逃税罪共犯判刑。
1.个人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逃税漏税的法律后果,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协助逃税行为。
2.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法律培训,杜绝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等行为。
3.税务部门要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逃税漏税违法性的认识。
律师解答
结论:
帮别人逃税漏税,若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会按逃税罪共犯处理并被判刑。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为逃税漏税提供帮助,构成共同犯罪。认定时需考虑主观上是否故意,即明知对方逃税仍协助;客观上是否实施帮助行为,如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等。只要满足犯罪构成要件,就会被按逃税罪共犯处理并判刑。若对逃税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准确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比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比百分之三十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为他人逃税漏税提供帮助构成共同犯罪。认定共同犯罪需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考量。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逃税仍提供协助,客观上要有具体的帮助行为,像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等。一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就会按逃税罪共犯处理并判刑。
提醒:
不要为他人逃税漏税提供帮助,避免因参与共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切勿为他人逃税漏税提供帮助,若有人要求协助逃税,应果断拒绝并劝其依法纳税。
(二)增强法律意识,了解逃税漏税的法律后果,不贪图小利而触犯法律红线。
(三)如果不小心参与到他人逃税活动中,应及时停止相关行为,并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争取从轻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