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收赃行为定罪不单纯看次数,而是依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规定,关键在于是否实施相关掩饰、隐瞒行为及数额是否达标。
1.只要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实施窝藏、转移等掩饰、隐瞒行为,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会定罪立案。
2.多次收赃但累计数额未达标准,可能不构成犯罪,不过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3.若数额达到标准,即便仅一次收赃也会被定罪。
解决措施和建议:民众要提高法律意识,避免参与收赃等违法活动;对于相关行业从业者要加强监管,防止成为收赃渠道;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收赃行为。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收赃行为定罪与否关键看是否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而非收赃次数。只要实施了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还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其他掩饰、隐瞒的行为,且达到一定数额标准,就会被定罪。
(2)通常,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会予以立案追诉。若多次收赃但累计数额未达标,可能不构成犯罪,不过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相反,若数额达到标准,即便只有一次收赃行为,也会被定罪。
提醒:
要注意谨慎辨别物品来源,避免因收赃行为触犯法律。若对涉及的收赃情况不确定,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律师解答
(一)若涉及收赃行为,要判断自己是否可能面临刑事风险,可先核算收赃物品价值,看是否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二)若不确定收赃物品价值,可找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三)若有多次收赃情况,需累计计算收赃数额来判断是否达到定罪标准。
(四)如果认为自己收赃行为可能未构成犯罪但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律师解答
1.收赃是否定罪,不单纯看次数,而是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规定来判断。
2.明知是犯罪所得及收益,进行窝藏、转移等掩饰隐瞒行为,达到数额标准就会被定罪。通常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会立案追诉。
3.多次收赃但累计数额未达标,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会受治安处罚;数额达标,即便只收赃一次也会定罪。
律师解答
结论:
收赃行为是否定罪不取决于次数,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未达标准可能受治安管理处罚。
法律解析:
依据《刑法》规定,只要实施了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会予以立案追诉。也就是说,即便只有一次收赃,只要数额达到标准就会定罪;而多次收赃但累计数额未达标准,通常不构成犯罪,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所以,收赃行为定罪关键在于数额是否达标,而非收赃次数。如果对收赃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