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需承担多方面后果。民事方面,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获工资与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且用人单位可能承担仲裁、诉讼费用。行政方面,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付需加付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赔偿金。刑事方面,严重拖欠且经责令仍不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解决措施与建议:用人单位应及时支付工资,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制度。劳动者遭遇拖欠工资,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劳动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用人单位的惩处力度。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民事方面,劳动者面对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同时能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此外,若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用人单位需承担仲裁费、诉讼费等费用。
(2)行政方面,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若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要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刑事方面,若拖欠工资情节严重,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拒不支付,用人单位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情节轻重面临不同刑罚。
提醒:用人单位应及时支付工资,避免承担法律后果;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情况,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可咨询以获取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要承担多方面后果:
民事方面,劳动者可解除合同,要求支付工资与经济补偿,补偿按工作年限算,每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若劳动者仲裁或诉讼,单位还得承担相关费用。
行政方面,劳动部门会责令限期支付,逾期要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
刑事方面,严重拖欠且经责令仍不支付,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判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还可能有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解答
结论:
长期拖欠工资,用人单位需承担民事、行政及刑事后果。
法律解析:
从民事角度看,劳动者有权因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工资与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劳动者通过仲裁或诉讼维权,用人单位还需承担相应费用。行政方面,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则要加付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赔偿金。刑事上,情况严重且经政府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用人单位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
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自身也会面临诸多法律责任。若遇到此类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一)劳动者应对长期拖欠工资,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工资支付时间。协商不一致的,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二)若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提起诉讼,期间产生的仲裁费、诉讼费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当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严重,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劳动者可向司法机关反映,追究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