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串标超10个月仍在追诉期限内,若满足追诉条件会被追究责任,同时还会面临行政处罚。
法律解析:
串标行为涉嫌串通投标罪,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追诉期限是五年,所以串标超10个月处于追诉期限内。从刑事方面看,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国家、集体、公民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等情形,会被立案追诉。从行政方面,串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会被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罚款等处罚。这表明串标行为不仅要承担刑事风险,还要接受行政处罚。若遇到关于串标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为自身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律师解答
1.串标涉嫌串通投标罪,法定最高刑三年以下,追诉期五年,超10个月仍在期限内,符合条件会被追究。
2.刑事方面,损害相关方利益,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十万以上等情形,应立案追诉。
3.行政方面,串标违反招投标法,可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到十罚款,相关人员也有对应罚款;有违法所得没收,情节严重会取消投标资格甚至吊销执照。
律师解答
串标行为涉嫌串通投标罪,超10个月仍在五年追诉期限内,若满足追诉条件会被追究。刑事上,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国家、集体、公民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等情形,会被立案追诉。行政上,此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会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取消投标资格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为避免串标行为发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加大对串标行为的打击力度。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应加强自律,提高法律意识,依法依规参与投标。同时,社会公众也可积极举报串标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串标的良好氛围。
律师解答
(一)对于串标行为,若发现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投标文件异常相似、投标报价规律一致等方面的证据,以便后续追诉使用。
(二)招标人、投标人若发现自身利益因串标受损,可向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要求对串标行为进行查处。
(三)对于受到串标行为损害的主体,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串标方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串标行为涉嫌串通投标罪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追诉期限是五年,串标超10个月仍在追诉期限内,若满足追诉条件会被依法追究。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串标行为涉嫌串通投标罪,其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应的追诉期限是五年。所以,即便串标已超10个月,只要在这五年内,且满足追诉条件,就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刑事立案追诉有明确标准,当串标行为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国家、集体、公民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等情形时,司法机关会予以立案追诉。
(3)从行政层面看,串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会面临相应处罚。包括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罚款,对单位相关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会被取消一定期限内投标资格,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提醒:串标行为后果严重,无论是刑事还是行政责任都不容小觑。不同案件情况不同,若面临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