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特定情境下会相互转化,即行为人一开始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但可能因客观情况之变化,逃避履行债务,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也可能从刑事诈骗转化为民事欺诈,即行为人一开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后来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放弃犯罪,积极履行民事义务,对这样的行为人,只要有积极的履约行为,且达到一定效果,就不应认定为诈骗。此类情况应综合全案案情并结合社会效果进行认定和评价。动机转化型诈骗有一种情况应特别注意,即链条中断式行为的认定,如某甲投资开发一项目,并陆续大量借款,前期市场看好,但由于政府出台政策限制该类项目,导致项目停顿,资产也被查封和抵押。在没有任何有效资产、项目也没有再启动可能性的情况下,当事人明知将来不可能归还仍继续大量借款,此种情形应认定为诈骗。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中也颇多此类情况。对此类案件的认定,从方法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按照一般推定规则排除行为人有可预期收益;二是认定犯罪数额时必须确定一个时间节点,即将行为人产生零净资产的时间,作为计算犯罪数额的时间起点(此类案件一般要有资产评估报告)。例如某房地产企企业在银行贷款无法续贷的情况下,以已经出售给他人的房屋作为抵押,从社会上大量借入高利贷。不可否认其最初动机是为了解决企业周转资金,但是随着所借高利贷数额及高额利息的增加,资产评估显示从一个时间点起已严重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继续以相同手法从社会上大量借款,其主观上就是放任了最终无法偿还结果的发生,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应当认定为刑事诈骗。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动机转化型诈骗罪的认定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律师解答
结论:用人单位明确拒绝支付、转移资产、以不合理借口拖延等主观故意,超工资支付周期无正当理由不支付,隐匿财产、逃跑等行为表现,可认定为恶意拖欠工资,劳动...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伤残鉴定通常需在工伤认定出来后进行。法律解析:工伤认定的作用是明确职工所受伤害或疾病是否属于工伤范畴,伤残鉴定则是在已认定为工伤的前提下,对工...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诈骗罪追诉时效与法定最高刑相关。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诈骗五万元通常属于数额巨大情形,按照刑法规定,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各地区会依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数...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诈骗资金认定通常以行为人实际骗取金额为准,包括交付财物及财产性利益,计算时扣除已退还财物或赔偿损失,多次未处理的诈骗数额累计计算,犯罪成本一般不...查看全文
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依据犯罪情节轻重而定。一般情形下,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有...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并非一定要在30天内完成。用人单位通常应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查看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认定工伤需遵循一定标准。首先,要确认是否因工作原因导致。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活动直接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可认定为工伤。比如长期从事重体...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属于双务有偿的诺成法律行为。双务性体现在买卖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出卖人负有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买受人则有支付价款的义务。有偿性表明买受人取得...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如下:首先,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该表应如实填写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其次,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不可或缺,如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