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误工费240元一天怎么算
律师解答
误工费计算依据误工时间与收入状况而定。日误工费标准若为240元一天,误工时间以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证明为准,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主张误工费需提供证据:
1.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需提供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含误工时间、收入减少情况等)、工资单及银行流水等。
2.无固定收入的,能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按此计算;无法提供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若协商确定按240元/天计算且有相关依据(如行业通常标准),也可据此主张。
建议受害人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确保误工费主张有充分依据,避免因证据不足影响权益。
律师解答
关于误工费的计算,有以下要点:
1.计算依据:一般按照误工时间以及收入状况来确定。比如,若日误工费标准定在240元一天,误工时长要依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所开证明来明确。
2.特殊情况:若受害人因伤致残且持续误工,那误工时间可算到定残日前一天。
3.证据要求:主张误工费时得提供证据。有固定收入的,需单位出具误工证明(含误工时间、收入减少情况等)、工资单、银行流水等。无固定收入的,能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就按此算;不能提供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算;协商按240元/天且有依据的,也能据此主张。
律师解答
(一)确定误工费计算的关键要素:
误工费计算需依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其中,误工时间按照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所出具的证明来确定。要是受害人因伤致残且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就能计算到定残日前一天。
(二)有固定收入受害人主张误工费的证据准备: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主张误工费时要提供单位开具的误工证明,这个证明里得包含误工时间以及收入减少的具体情况等内容,同时还要准备好工资单、银行流水等相关材料。
(三)无固定收入受害人主张误工费的计算方式及证据准备:
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如果能够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就按照这个平均收入来计算误工费;要是无法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那就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当然,若双方协商确定按照240元/天计算,并且有相关依据,比如行业内的通常标准等,也可以按照协商的标准来主张误工费。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律师解答
结论:
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日误工费标准若确定为240元一天,需结合具体情况计算,且主张误工费时要提供相应证据。
法律解析:
1、误工时间方面,一般依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若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这是明确的计算规则。
2、收入状况相关证据方面,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需提供单位误工证明(含误工时间、收入减少情况等)、工资单、银行流水等。无固定收入的,能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就按此计算;不能提供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当然,若双方协商按240元/天计算且有行业通常标准等相关依据,也可据此主张。
在实际涉及误工费的相关纠纷中,具体情况可能较为复杂,建议你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误工费计算基础:一般依据误工时间与收入状况确定。明确日误工费标准如240元一天后,误工时间需按医疗机构证明确定,若因伤致残持续误工,则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有固定收入者证据:主张误工费时,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需提供单位的误工证明(含误工时间、收入减少情况)、工资单、银行流水等相关证据。
3.无固定收入者计算:无固定收入者,能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按此算;不能提供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若协商按特定标准(如240元/天)且有依据,也可据此主张。
提醒:
主张误工费时,务必注意证据的收集和准备,不同收入情况所需证据不同,若遇复杂案情,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