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如何确定协议的有效性

2025-01-1834 人阅读

律师解答

如何确定协议的有效性

律师解答

确定协议的有效性需从多方面考量。主体适格是基础,当事人要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要达法定年龄且精神正常,法人或其他组织要依法成立并在权限内订协议,特殊主体代理订协议要有合法权限;意思表示真实至关重要,协议应是双方真实意愿体现,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使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内容合法是关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形式合规也不容忽视,部分协议需特定形式,如书面、公证等,未按规定采用可能影响效力。

为确保协议有效,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订立前核实主体资格,确认民事行为能力和代理权限。
2.订立过程保证双方真实表意,避免欺诈胁迫。
3.协议内容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4.按法律要求采用合适形式订立协议。

律师解答

要判断一份协议是否有效,可从这些方面着手:

其一,主体要合适。一方面,当事人得有对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得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状态正常;法人或其他组织要依法设立,且在自身权限内签协议。另一方面,像代理人签协议这种情况,必须有合法的代理权限才行。

其二,意思表示得真实。协议得是双方真实想法的体现,不能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等让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

其三,内容得合法。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像买卖毒品的协议肯定无效。

其四,形式要合规。有些协议有特定形式要求,比如书面形式、公证等,要是法律规定必须用特定形式而没采用,协议效力可能会受影响。

律师解答

(一)关于主体适格方面:
1.对于自然人而言,要确认其是否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状态正常。一般来说,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同时,精神正常也是关键,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查看其是否依法成立,并且订立协议是否在其权限范围之内。比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超越公司章程规定的权限订立合同,若相对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该代表行为有效;但若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合同可能无效。
2.若是代理订立协议的特殊主体,要核实其是否有合法的代理权限。代理人需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事,若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协议,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不同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有不同的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二)关于意思表示真实方面:
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如果存在欺诈,即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胁迫,即一方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重大误解,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显失公平,即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等情形,都会导致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协议可能无效或者可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关于内容合法方面:
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买卖毒品、人口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协议,肯定是无效的。再如,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协议,也是无效的。同时,违背公序良俗的协议,像违背善良风俗、公共秩序的约定,同样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四)关于形式合规方面:
有些协议需要特定形式,如书面形式、公证等。如果法律规定必须采用特定形式而没有采用,可能会影响协议的效力。例如,法律规定某些合同如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若未采用书面形式,可能会导致合同效力存在瑕疵。对于需要公证的协议,未经公证可能不发生法律效力或者不能产生某些特定的法律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订立合同,否则合同不成立或者不生效。

律师解答

结论:
确定协议的有效性需从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以及形式合规这几方面综合考量,各方面均符合要求,协议一般有效,反之则可能无效。
法律解析:
1、主体适格方面,自然人要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正常,法人或其他组织需依法成立并在权限范围内订协议,代理订立的要有合法代理权限,否则协议效力存疑。
2、意思表示真实是关键,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会使意思表示不真实,影响协议有效性。
3、内容合法要求协议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像买卖毒品协议因违法必然无效。
4、形式合规也重要,某些协议需特定形式,如书面或公证等,未按规定采用特定形式,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若对协议有效性存在疑问,或在订立协议过程中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a.主体适格方面,自然人要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状态正常,法人或其他组织需依法成立并在权限内订立协议,代理订立协议的要有合法代理权限,否则协议效力存疑。
b.意思表示真实至关重要,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会使意思表示不真实,这样的协议可能无效。
c.内容合法是基础,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的协议无效,比如涉及违法交易的协议。
d.形式合规也不容忽视,法律规定需特定形式的协议,若未采用相应形式,其效力可能受影响。
提醒:
在订立协议时,务必关注上述要点,确保协议有效。若对协议效力存疑,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相关法律咨询

  • 债务转让协议书怎么算无效

    律师解答
    结论:当出现主体不适格、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债务转让协议书无效;未取得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让对债...查看全文

  • 合同协议诉讼期限多久生效

    律师解答
    1.合同协议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法律另有规定除外。2.若权利受损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保护,特殊情况可依申请延长。3...查看全文

  • 借款协议中的合同诈骗有效吗

    律师解答
    1.借款协议若存在合同诈骗,一般无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2.被诈骗方可在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协议撤销后自...查看全文

  • 离婚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吗

    律师解答
    1.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愿,内容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双方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就有效。2.办理离婚登记后,离婚协议生效,对双...查看全文

  • 公司抵债协议书程序步骤有哪些

    律师解答
    公司抵债协议书需遵循严谨程序以保障合法有效。1.协商拟定是基础。债权人和债务人需充分沟通,明确抵债物、金额、债务冲抵等核心内容,起草包含双方信息、...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股东竞业协议可以不签吗

    股东竞业协议并非强制要求必须签订。从法律角度看,股东是否签订竞业协议取决于多种因素。一方面,若公司与股东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一致,约定股东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查看全文

    2025-05-017次浏览
  • 赔偿协议不是本人签字有效吗

    赔偿协议若并非本人签字,其效力需视具体情形而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构成表见代理,此时协议有效。比如,行为人虽无本人授权,但存在足以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表象,如...查看全文

    2025-05-019次浏览
  • 约定赔款协议有效吗

    约定赔款协议的效力需视具体情形而定。一般来说,只要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不存在欺诈、胁迫、重...查看全文

    2025-05-019次浏览
  • 被迫签订协议书有效吗

    被迫签订的协议书效力问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一方因受欺诈、胁迫手段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协议,根据《民法典》规定,受欺诈方或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查看全文

    2025-05-017次浏览
  • 互不打扰协议的法律效应是怎样的?

    互不打扰协议的法律效力需视具体情形而定。从民事角度看,若协议内容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一般具有合同效力。双方应依约履行各...查看全文

    2025-05-018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