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父母子女继承顺序怎么排的

2025-02-0628 人阅读

律师解答

父母子女继承顺序怎么排的

律师解答

在咱们国家,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里,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谁先谁后的顺序差别。下面来具体说一说:
1.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有明确说明,遗产的继承是有顺序的。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则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这时候第二顺序继承人就不参与继承了。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才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同一顺序继承的原则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份额一般是均等的。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有些继承人生活上有特殊困难,而且还缺乏劳动能力,那么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就应该多照顾照顾他们。还有就是,那些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和被继承人一起共同生活的继承人,是可以多分得一些遗产的。
总的来说,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当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会共同参与到第一顺序的继承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继承人,都有权利按照法律规定来继承遗产。法律这样规定,既保障了每个继承人的基本权益,又考虑到了一些特殊情况,让遗产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大家在面对遗产继承问题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律规定来办事。

律师解答

在咱们国家啊,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里,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谁先谁后的说法。下面来具体讲讲:
1.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内容,遗产的继承是有顺序的。第一顺序呢,是配偶、子女还有父母;第二顺序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当继承开始以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这时候第二顺序继承人就不参与继承。要是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继承遗产,那就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
2.同一顺序的继承原则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时候,份额一般来说是均等的。不过呢,要是继承人生活上有特殊困难,而且还缺乏劳动能力,那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就得对这样的继承人多照顾照顾。还有啊,要是某个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的扶养义务,或者是和被继承人一起生活的,那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就可以多分得一些。
总之呢,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里面,地位是平等的,都会共同参与到第一顺序的继承当中。在法定继承这个事儿上,他们的权利是一样的,没有谁的地位更高或者更低,都会按照法律规定来合理地继承相应的遗产份额。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保证遗产分配的公平合理,让每个有资格继承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那份。

律师解答

关于我国法定继承中父母与子女的继承相关事宜,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
一、继承顺序规定
在咱们国家,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里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说了,遗产的继承是有顺序的。第一顺序呢,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这时候第二顺序继承人就不参与继承了。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才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同一顺序继承份额原则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时候,份额一般是均等的。不过呢,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有些继承人生活特别困难,而且自己又没有劳动能力,那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就应该多照顾照顾他们。还有就是,那些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或者是和被继承人一起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是可以多分一些的。
总而言之,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会共同参与第一顺序的继承。大家对这些规定有所了解,在遇到相关事情的时候,心里也就有底了。

律师解答

在我国的法定继承体系中,父母与子女均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先后继承的顺序之分。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一、法律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对遗产继承顺序作出了清晰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分为两个层级,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第二顺序则涵盖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继承开始后,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在此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承接。例如,若一个人去世后,其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在世,那么其遗产就会由配偶、子女和父母共同继承,兄弟姐妹等第二顺序继承人此时没有继承权。
二、同一顺序继承原则阐释
同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并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适当照顾。像一些年老体弱、身患重病且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继承人,就需要在遗产分配中得到更多关怀。而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是可以多分遗产的。例如,一直悉心照料被继承人生活起居的子女,在遗产分配时就可能会获得相对较多的份额。总之,父母和子女在法定继承中地位平等,共同参与第一顺序继承。

相关法律咨询

  • 父母盖房子女有义务出钱吗

    律师解答
    子女对父母盖房子没有法定出钱义务。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集中在保障父母基本生活,像提供衣食住行费用、医疗费用等,盖房子不在此列。但在一...查看全文

  • 离婚协议无子女没财产有债务咋办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离婚协议中对债务的处理至关重要,首要步骤是区分债务性质。夫妻共同债务需双方共同承担,虽可在协议里约定各自承担比例,通常为平均分担,然而此约定...查看全文

  • 父母把土地卖了、我不同意怎么办

    律师解答
    1.处理土地流转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土地性质及自身权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仅有承包经营权,私自买卖土地协议无效。若父母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虽...查看全文

  • 离婚时财产和子女如何分配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离婚财产分配有明确规则,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是重要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先由双方协议处理,若无法达成协议,法院会依据此原则进行判决。例...查看全文

  • 盗刷了父母的银行卡该怎么办

    律师解答
    1.盗刷父母银行卡存在法律风险,若已发生,要主动向父母坦白并认错,协商解决办法。若金额小、父母不追究,通常无严重法律后果。2.若父母报警或要求处理,偷拿近...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房子加子女名字要什么手续

    在房子上加子女名字,手续如下:若该房产无贷款,首先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等材料。然后到房屋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取并填写相关申请表。接着将准...查看全文

    2025-05-164次浏览
  • 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可以执行吗

    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能否执行,需视具体情形而定。一般而言,如果有证据证明该房产是为逃避债务而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比如父母将自己的房产无偿登记给未成年子女,以阻...查看全文

    2025-05-164次浏览
  • 房产证可以未成年子女名字吗

    房产证可以登记未成年子女的名字。从法律角度来看,未成年人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房屋所有权人。在购房过程中,若要将房产登...查看全文

    2025-05-164次浏览
  • 未成年子女房产被执行怎么处理

    未成年子女房产被执行时,可按以下方式处理:首先,需明确房产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原因。若系基于家庭内部的合理安排,如父母为保障子女权益而进行的房产登记,应考量家...查看全文

    2025-05-164次浏览
  • 安置房办产权能直接过户给子女吗

    安置房办理产权后能否直接过户给子女,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安置房为全款购买且取得了完整产权,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直接过户给子女的。这种情况下,过户方式通常有买卖...查看全文

    2025-05-165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