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被害人申请强制执行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有力途径。刑事判决生效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法院依职权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询、冻结等一系列操作,让赔偿得以落实。
(2)对有能力却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情节严重的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以刑罚并处罚金,有力威慑被执行人,迫使其履行义务。
提醒:
若遇此类情况,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同时,注意收集被执行人有财产却拒不执行的证据,以便追究其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
(一)被害人申请强制执行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等,按照法院规定的流程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密切关注法院执行进展,积极配合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等。
(二)对于情节严重可追加刑罚这一点,被害人若发现被执行人有隐匿财产、转移资产等拒不执行行为,要及时收集证据向法院反映,推动对被执行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解答
二级轻伤判刑后被告不赔偿,有这些办法:
被害人能申请强制执行。刑事判决生效,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可查、冻、划被告财产,还能查封、扣押、拍卖财物赔偿。
情节严重会追加刑罚。被告有能力却不执行,情节严重就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判三到七年有期徒刑,还会处罚金,以此督促被告赔偿。
律师解答
结论:
二级轻伤判刑后被告人拒不赔偿,被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若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会追加刑罚。
法律解析:
刑事判决生效后,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法定期限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诸多执行手段,像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查封、扣押、拍卖财物来赔偿被害人。同时,若被执行人有能力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最高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法律设置这些规定,就是为了让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保障被害人权益。如果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无论是对强制执行流程不了解,还是不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都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1.二级轻伤判刑后被告人拒不赔偿,被害人有多种应对途径以维护自身权益。刑事判决生效后,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能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强制执行,借助法院力量保障赔偿落实。
2.具体措施上,被害人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有多种执行手段。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查封、扣押、拍卖其财物用于赔偿。同时,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会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样的法律规定能有力督促被执行人履行赔偿义务。
3.建议被害人及时关注被告人财产线索,发现其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及时告知法院,以加快执行进程。并且在遇到执行困难时,积极与法院沟通,借助司法力量更好实现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