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私自贩卖成品食用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属违法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会面临行政处罚。若所售食用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会构成刑事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2.对于商家而言,要合法经营,及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严格把控食用油的质量,从正规渠道进货,确保所售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巡查,对未取得许可的私自贩卖行为及时查处,加大对食用油质量的抽检力度,一旦发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依法严惩,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私自贩卖成品食用油且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这种情况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进行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食品以及相关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2)处罚力度根据违法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而定。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会被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会被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3)若所售食用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会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提醒:
私自贩卖食用油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且要保证所售食用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否则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从事食用油贩卖,应先申请并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按规定合法经营,保证所售食用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二)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索要并保存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以便溯源和证明商品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三)若已存在私自贩卖情况,应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主动配合监管部门调查,积极退还违法所得,争取从轻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律师解答
1.私自卖成品食用油,没食品经营许可就违法。县级以上食安监管部门会没收违法所得、食品及经营工具等。货值不足一万,处五万到十万罚款;货值超一万,处货值十倍到二十倍罚款。
2.若所售油不符合安全标准,会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安全标准食品罪,要担刑责。情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危害严重,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并罚金。
律师解答
结论:
私自贩卖成品食用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违反食品安全法,会面临没收物品和罚款;若所售食用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能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取得相应许可,私自贩卖成品食用油未取得许可属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会没收违法所得、物品及相关工具等,并根据货值金额处以不同额度罚款。若所售食用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根据危害程度而定。
如果在食用油经营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或对上述法律规定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合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