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取保候审后需要多久结束执行

2025-05-102 人阅读

律师解答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期间司法机关会持续推进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若查明被取保候审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会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若认定构成犯罪需追究责任,则按法定程序移送起诉、审判。解除取保候审时,要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2.对于被取保候审人来说,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违规导致强制措施变更。
3.司法机关应在法定期限内高效推进案件办理,避免超期羁押等情况。同时,在解除取保候审等关键环节,确保通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期限明确为最长十二个月,此期间司法机关不会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持续推进案件进程。
(2)根据侦查结果有不同处理方式。若查明被取保候审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会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若认定构成犯罪且需追究责任,则按法定程序移送起诉、审判。
(3)解除取保候审时,需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保障各方知情权。
(4)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遵守规定,一旦违反规定,可能面临强制措施的变更。

提醒:被取保候审人务必严格遵守规定,若对自身案件情况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期限最长十二个月,期间司法机关会持续侦查、起诉和审理案件。

2.十二个月内,若查明被取保候审人不构成犯罪或无需担责,会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若构成犯罪需追责,则按程序移送起诉、审判。

3.解除取保候审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规定,违规可能变更强制措施。

律师解答

结论:
取保候审最长为十二个月,期间司法机关持续办案,若查明不构成犯罪等会及时解除,若构成犯罪则依法移送起诉审判,解除应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规定。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期限最长十二个月。在这期间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会停止。当查明被取保候审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时,会依法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若经侦查、审查认定构成犯罪且需追究刑事责任,就会按照法定程序推进后续的起诉和审判环节。解除取保候审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是为保证程序的公开和透明。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然可能面临强制措施的变更。如果大家在取保候审方面有任何疑问,或者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取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一)被取保候审人应明确取保候审期限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
(二)若被查明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会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人要留意相关通知。
(三)若司法机关认为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会按程序移送起诉、审判,被取保候审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并配合后续程序。
(四)严格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避免因违规导致强制措施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相关法律咨询

  • 如何提交取保候审申请

    律师解答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相关人员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申请需撰写包含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信息、申请事项及理由等内容的申请书,阐明被申请人可能判处管制、...查看全文

  • 强制执行有效时间是几年

    律师解答
    1.申请强制执行时效为两年,计算方式因法律文书规定而异。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最后一日起算,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届满日起算,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生效日起算。2...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到期可以延续吗

    律师解答
    结论:取保候审到期一般不可延续,但可重新办理,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案件未完结需继续采取强制措施的要重新决定并重新计算期限。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查看全文

  • 异地取保候审还有十几天到期了

    律师解答
    结论:取保候审即将到期时,执行机关会提前通知决定机关,决定机关作出解除或变更决定,当事人需配合,按不同决定分别处理,到期前要遵守规定。法律解析:根据相关法...查看全文

  • 送礼送一万元要判刑不执行吗

    律师解答
    1.送礼一万元是否判刑需依具体情形判定。正常人情往来的赠送不涉及违法犯罪,但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一万元,可能构成行贿罪。2.行贿数额一万...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法院的调解书均有强制执行力吗

    法院调解书并非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情况下,生效的法院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这是基于法律赋予其的权威性与拘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书所确定的内容履行义务。...查看全文

    2025-05-103次浏览
  • 民事调解书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吗

    民事调解书不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行政强制执行力是行政机关凭借国家强制力强制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义务的权力。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查看全文

    2025-05-103次浏览
  • 打人者拒不赔偿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打人者若拒不赔偿,受害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在民事侵权案件中,当打人者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却拒不履行时,受害者有权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查看全文

    2025-05-098次浏览
  • 强制执行公司没钱会涉及到法人吗

    强制执行公司没钱时,法人可能会受到影响。首先,法人可能会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根据相关规定,若公司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人会...查看全文

    2025-05-097次浏览
  • 强制执行还是不还钱怎么处理

    若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仍不还钱,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等方式,全面调查其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证券等财产...查看全文

    2025-05-087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