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诈骗从犯未必能拿到赃款。从犯在共同犯罪里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参与犯罪形式多样,有的从犯参与诈骗策划、协助等工作,却未实际获取赃款,也有从犯按约定比例分得部分赃款。
2.即便没拿到赃款,只要实施帮助、辅助等行为,与主犯构成共同犯罪,从犯就需承担刑事责任。量刑会综合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参与程度等因素判定,通常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3.能否拿到赃款不影响从犯认定,但可能会作为量刑情节考量。
建议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仔细甄别从犯在犯罪中的具体行为和作用,准确量刑。同时,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陷入诈骗犯罪。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从犯在诈骗犯罪中扮演次要或辅助角色,参与形式丰富。有的从犯可能仅参与策划、协助等环节,未实际拿到赃款;而有的从犯则会按约定获取部分赃款。
(2)即便从犯未获得赃款,只要实施了帮助、辅助等行为且与主犯构成共同犯罪,就需承担刑事责任。
(3)对从犯量刑时,会综合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参与程度等因素。通常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是否拿到赃款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提醒:
参与诈骗即便没拿到赃款也可能担责,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律师解答
1.诈骗从犯不一定能拿到赃款。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他们参与诈骗的形式多样,有的参与策划、协助,却没拿到钱;有的按约定比例分到部分赃款。
2.即便从犯没拿到赃款,只要实施了帮助、辅助等行为,与主犯构成共同犯罪,就要担责。量刑会综合其作用、参与程度等因素,一般比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3.有无拿到赃款不影响从犯认定,仅可能作为量刑情节考量。
律师解答
结论:
诈骗从犯不一定拿到赃款,即便未拿到赃款,实施帮助等行为构成共同犯罪的,也需担责,量刑会综合判定且一般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解析:
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在诈骗犯罪里,从犯参与形式多样,有的参与策划、协助等却没拿到赃款,有的按约定比例获得部分赃款。依据法律规定,只要从犯实施了帮助、辅助等行为,和主犯构成共同犯罪,就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法院量刑时会综合其在犯罪中所起作用、参与程度等因素,一般会对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是否拿到赃款不影响从犯认定,仅可能在量刑时作为情节考量。若对诈骗犯罪中从犯责任认定等法律问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一)从犯即使没拿到赃款,要保留参与诈骗行为中协助、策划等方面的证据,这有助于后续证明自身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二)主动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积极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理。
(三)如果有立功表现,比如揭发其他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也可以在量刑时起到有利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