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售假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从犯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罚。
2.销售金额5万20万,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
3.销售金额20万~50万,处2~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销售金额50万200万,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销售金额超200万,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量刑时会考虑从犯参与度和获利情况。
律师解答
结论:
售假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从犯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量刑依据销售金额分不同档次。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售假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不同,处罚标准也不同,如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对于从犯,由于其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中,会综合从犯的参与程度、获利情况等来具体量刑。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遇到与售假及从犯量刑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且有效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售假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从犯相较主犯会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法律按销售金额划分量刑档次,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相应罚金;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百万元以上,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司法实践量刑时会综合考虑从犯参与程度和获利情况等。
为避免此类犯罪,一是商家应诚信经营,不涉足售假活动。二是消费者要增强辨别能力,不贪图便宜购买低价劣质商品。三是监管部门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售假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售假行为若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从犯在法律上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不同犯罪角色的区别对待,根据参与犯罪的程度给予相应惩处。
(2)销售伪劣产品的量刑根据销售金额划分不同档次。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以及二百万元以上,分别对应不同的有期徒刑区间和罚金标准。这种量刑设置有助于根据犯罪危害程度精准量刑。
(3)在司法实践中,从犯的量刑除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外,还会结合其参与程度、获利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比如参与环节多、获利多的从犯,量刑可能相对较重。
提醒:若涉及售假相关案件,因每个案件具体情况不同,量刑会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从犯若参与售假,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提供主犯及其他相关线索,以此争取从轻处罚。
(二)主动退还违法所得,表明自身有悔罪表现,这在量刑时司法机关会予以考虑。
(三)可以向司法机关说明自己在犯罪中的具体参与程度、获利情况等,争取依据实际情况获得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