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法院受理此类案件。不过各地区可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幅度内确定本地具体数额标准。
2.即便未达数额标准,有多次诈骗等情形,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会受理。
3.若认为遭遇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建议:民众应增强防诈骗意识,了解本地诈骗立案标准。遭遇诈骗时,第一时间收集保护证据后报案,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达到该标准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后续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法院会受理案件。这为打击诈骗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数额界限。
(2)各地区可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体现了法律在实施中的灵活性和因地制宜。
(3)即使诈骗金额未达标准,存在多次诈骗等情形,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会受理,这进一步完善了对诈骗行为的规制。
(4)当认为遭遇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这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确途径。
提醒:遭遇诈骗要尽快报案,不同地区立案标准有差异,具体案情需咨询分析。
律师解答
(一)若遭遇诈骗,首先要保留好与诈骗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方便后续公安机关调查。
(二)尽快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准确地说明诈骗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涉及金额等。
(三)若对当地诈骗罪立案数额标准不清楚,可以向当地司法机关进行咨询,了解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律师解答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达到该标准,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随后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法院会受理案件。各地区可依本地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
2.即便诈骗金额未达标,但有多次诈骗等情况,也可能被追刑责,法院会受理。
3.若怀疑遭遇诈骗,应及时报案,由公安机关审查是否立案。
律师解答
结论: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法院会受理;各地区可确定本地具体数额标准;未达标准但有多次诈骗等情形也可能被追究,遭遇诈骗应及时报案。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规定,当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处于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区间,就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公安机关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后续进入刑事诉讼,法院会受理此类案件。同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各地区能够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适合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另外,即使诈骗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要是存在多次诈骗等情况,也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依旧会受理。所以,当觉得自己遭遇诈骗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审查是否满足立案条件。若大家在这方面有更多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