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我国法律里“保释”对应“取保候审”,逮捕后符合条件就能申请。条件有:可能判管制、拘役;判有期徒刑以上且取保无社会危险性;患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等。
2.申请由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提出,办案机关3日内决定。被羁押者符合情形,公检法应变更强制措施。
3.案件到法院时间不定,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复杂可延长;审查起诉阶段通常1个月,重大复杂可延长15日。
律师解答
结论:
逮捕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随时可申请,申请由特定人员提出,办案机关3日内作决定,符合情形应变更强制措施,案件到法院时间受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时长影响难以确定。
法律解析:
在我国法律体系里“保释”对应“取保候审”。当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只要满足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条件,就能随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主体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办案机关需在3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若被羁押者符合相关情形,公检法机关应变更强制措施。而案件到法院的时间不确定,侦查阶段一般为2个月,复杂案件会延长;审查起诉阶段通常是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如果您在取保候审或案件流程方面有任何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1.我国法律体系中保释对应取保候审,逮捕后符合条件随时可申请。这些条件涵盖可能判处管制、拘役;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无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
2.申请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提出,办案机关3日内作出决定。若被羁押者符合相关情形,公检法应变更强制措施。
3.案件到法院时间不确定,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审查起诉阶段通常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
建议: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应及时了解取保候审条件,符合条件时尽早申请。办案机关需严格按规定在3日内作出决定。侦查和审查起诉机关要提高效率,确保案件依法及时处理。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在我国法律里,“保释”对应的是取保候审。逮捕之后,只要满足取保候审条件就能够随时申请。这些条件涵盖了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等情况。
(2)申请取保候审,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提出,办案机关需在3日内作出决定。如果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相关情形,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变更强制措施。
(3)案件到法院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侦查阶段一般为2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审查起诉阶段通常是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
提醒:
申请取保候审有严格条件和程序,需准备充分材料和理由。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申请取保候审要明确自身是否符合条件,如是否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无社会危险性,以及是否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
(二)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等待办案机关在3日内作出决定。
(三)若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相关情形,可要求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
(四)对于案件到法院的时间,要做好时间预期,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复杂案件会延长;审查起诉阶段通常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延长15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