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次性给予财产分割款、子女抚养费等是可行的。双方有权根据自身意愿自由协商款项支付方式,只要是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不损害他人权益,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2)在履行过程中,若支付方经济状况出现重大变化,如突然失业、患重大疾病失去经济来源等,导致一次性支付存在困难,此时双方可能需要重新协商支付方式。
(3)为保障接受方权益,接受方若担心支付方不履行协议,可在协议中约定违约责任。
提醒:
签订离婚协议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经济变化,接受方应合理设置违约责任。若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离婚协议约定一次性给予是可行的。在离婚协议里,双方能够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等款项的支付方式自由协商确定一次性给予,只要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愿体现,不违反法律规定和损害他人权益,就具有法律效力。
2.然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变数。若支付方经济状况出现重大变化,像突然失业、患重大疾病失去经济来源等,导致一次性支付存在困难,此时就需要双方重新协商支付方式。
3.为保障接受方权益,接受方可在协议中约定违约责任。这样能有效防止支付方不履行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受方的风险。
建议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谨慎确定支付方式。若出现经济状况变化等问题,应友好协商解决。
律师解答
结论:
离婚协议约定一次性给予可行,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且合法就具法律效力,但履行中支付方经济状况重大变化时可能需重新协商,接受方可约定违约责任保障权益。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离婚协议里,双方对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等款项的支付方式有自由协商的权利,可约定一次性给予。只要此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那么该约定就是有效的。然而,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如果支付方的经济状况出现重大变化,像突然失业、患上重大疾病导致失去经济来源等,使得一次性支付确实存在困难,就可能需要双方重新协商支付方式。为保障自身权益,接受方可以在协议中约定违约责任。若在离婚协议相关问题上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一)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双方应充分考虑各种情况,谨慎约定一次性给予的条款,确保是双方真实意愿且不违法、不损害他人权益。
(二)若支付方经济状况出现重大变化,如突然失业、患重大疾病失去经济来源等,双方可重新协商支付方式,友好沟通解决问题。
(三)接受方为保障自身权益,可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支付方不履行一次性给予义务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律师解答
1.离婚协议能约定一次性给予,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上,双方可自由协商,只要是真实意愿,不违法、不损他人权益,约定就有效。
2.若支付方经济状况巨变,履行一次性支付有困难,需重新协商支付方式,像失业、患重病失去经济来源等情况。
3.接受方可在协议中约定违约责任,以防支付方不履行,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