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有不同规定。在履行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条款时产生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起始时间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的时候。比如财产分割约定中一方未按约定支付款项,另一方发现后就开始计算这三年时效。
(2)当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请求撤销协议的,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行使撤销权,该权利就消灭。
(3)若超过诉讼时效起诉,一旦对方以时效进行抗辩,原告就可能失去胜诉的机会。
提醒:处理离婚协议相关问题要留意诉讼时效,避免因超时效丧失胜诉权,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分析。
律师解答
1.离婚协议诉讼时效因情况而异。履行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条款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
2.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请求撤销协议的,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且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3.超过诉讼时效起诉,一旦对方提出时效抗辩,原告可能丧失胜诉权。
解决措施和建议:一是当事人在离婚后要留意财产分割相关情况,及时察觉权利受损,若涉及财产分割条款纠纷,在三年内积极维权;二是若认为订立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在规定的一年期限内尽快行使撤销权,避免撤销权消灭后权益受损。
律师解答
结论:
离婚协议诉讼时效分情况,履行财产分割条款纠纷诉讼时效三年,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撤销权行使期限一般为一年,最长五年,超时效起诉对方抗辩原告可能败诉。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规定,在离婚协议中,当涉及履行财产分割条款发生纠纷时,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的时间起算。而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要请求撤销该协议,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且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去起诉,倘若对方以时效进行抗辩,原告就可能丧失胜诉权。若您在离婚协议相关诉讼时效方面有疑问,或者遇到离婚协议纠纷等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一)若因履行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条款产生纠纷,需在三年诉讼时效内及时起诉,期间要留意自己权利是否受损,明确义务人是谁,从知道或应当知道相关情况起算三年。
(二)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同时需注意,自财产分割协议订立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就会消灭。
(三)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避免超过时效起诉,否则对方提出时效抗辩,自己可能会败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律师解答
1.履行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条款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权益受损和义务人时起算。
2.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有欺诈、胁迫等情况,请求撤销协议的,要在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且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
3.超诉讼时效起诉,对方提时效抗辩,原告可能会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