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若一方不执行已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能查询、冻结、划拨其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还能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财产。若其隐匿财产,法院可搜查其住所等。
2.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相关人员依法处罚。
律师解答
结论:
一方拒不执行生效劳动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多种执行手段,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犯罪并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申请强制执行是合法的维权途径。法院的查询、冻结、划拨存款等执行措施是保障执行顺利进行的法定手段。而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设置刑事处罚是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的尊严。如果遇到劳动仲裁裁决执行相关的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一方拒不执行,另一方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法院可通过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手段执行裁决。
(2)当被申请执行人隐匿财产时,法院能发出搜查令对其住所或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以保障裁决的执行。
(3)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情节不同处以相应刑罚。单位犯罪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都要受到处罚。
提醒:
若遇到一方拒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情况,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被执行人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拒不执行,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若情况复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方不执行生效劳动仲裁裁决,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多种执行手段,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若被执行人隐匿财产,法院还可搜查其住所或隐匿地。
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个人犯罪会面临相应刑罚及罚金,单位犯罪的,单位会被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受处罚。
为保障权益,申请执行方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积极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院应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对拒不执行行为依法严惩。被执行人应主动履行裁决,避免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律师解答
(一)当一方拒不执行生效劳动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应尽快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二)配合法院工作,提供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信息,方便法院查询、冻结、划拨其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
(三)若发现被申请执行人隐匿财产,及时告知法院,由法院发出搜查令进行搜查。
(四)若发现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保留相关证据,可向司法机关反映,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