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依据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有安全保障义务,合同里“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排除了劳动者权益,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是无效的。
2.工伤认定看劳动关系和劳动者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的事实。即便合同有免责条款,劳动者仍可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可享工伤保险待遇。
3.若单位未缴工伤保险,要担责赔偿。此条款自始无效,无法免除单位的工伤赔偿责任。
律师解答
结论:
合同中“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无效,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责任。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排除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工伤保险权益和获得赔偿的权利,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也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因此自始无效。工伤认定基于劳动关系和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事实,即便合同存在此类免责条款,劳动者发生工伤仍可申请认定,认定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涉及此类条款或工伤赔偿的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根据民法典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有安全保障义务。“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排除了劳动者工伤保险权益和获赔权利,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违背公序良俗,自始无效。
(2)工伤认定依据是劳动关系以及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事实。即便合同存在此类免责条款,劳动者发生工伤时仍可申请工伤认定。
(3)经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者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提醒:
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此类无效条款,若发生工伤,及时申请认定。不同工伤情况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合同中“工伤概不负责”条款自始无效,不能免除用人单位工伤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此条款排除劳动者工伤保险权益和获赔权利,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也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工伤认定基于劳动关系和劳动者因工作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事实。即便合同存在此类免责条款,劳动者发生工伤仍可申请认定,认定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建议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避免因违法免责条款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遇到此类条款要敢于维护自身权益,发生工伤及时申请认定。
律师解答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应设置“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应切实履行对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积极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二)劳动者若遇到合同中有此类条款,要清楚该条款无效,自身权益受法律保护。当发生工伤时,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可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中“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排除劳动者权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违背公序良俗,所以该条款无效。